第152部分(第1/4 页)
“等到李大人从九州回来,你赐过行就带李薇月一起去马六甲。”
朱显波也不知道是后悔还是什么?反正总觉得自己不能过早将朱朝阳和李自成长期安排在一起。李自成要回京任参谋总长是好事。朱朝阳提出要出去锻炼,他竟然答应了。
而且朱朝阳与王承恩的党争,朱显波一直未曾提起。在看来,过早的打压住王承恩,对朱朝阳的成长甚至自己的皇位都没有好处。为司者就是要善于操纵权术,在各派系之间搞平衡。也许王承恩正是看准了朱显波这一点,才会在朱显波离京期间敢于和朱朝阳唱对台戏。
朱朝阳的离京,让王承恩大舒一口气。毕竟在皇帝眼里,他这个国丈兼副相还是有些作用的。低调了几十年的王承恩执意要为了自己的女儿与外孙争一回。在他看来,皇一日不立储君,朱朝封就有机会。说不定将来自己的女儿还能封后呢。
因为在大部分后宫嫔妃中,有王瑶姬这样外族背景的寥寥无几。这也是朱显波在被薛贞摆了一道之后刻意为之的。当初为了稳住自己的皇后与李太后的残余势力以及阉党余部斗争,他委屈了周涛、朱丹等人。等到他稳固了皇权,就再也没有人能够逼他娶世家女子了。
而对于这次兵部改制,李自成自然十分满意。虽然女婿的前途很重要。但能回到大明京城,尤其是回到参谋部做总参谋长,对于他这个习惯于率兵打仗的将军来说,去九州总督实在憋屈。能回到军委,皇还委以重任实在是件令人开心的事情。
李自成憋屈了一年多,终于又可以纸谈兵,想想皇那些分工,他就兴奋。宪兵司、军情司、战略司、作战司。多么振奋人心的部门啊,如今都在自己的统辖之下,不用驰骋疆场一样可以运筹帷幄。
与李自成一样兴奋的还有吴三桂。虽然新疆与西伯利亚一样地广人稀,但新疆兵强马壮,尤其是两面临敌,打仗的机会陡增数倍。他吴三桂自然十分高兴,接到凋零的当日连忙写了一份奏章感谢皇的知遇之恩,然后风风火火的去新疆任了。
有人高兴就有人愁,两军司令都愁。
唐宁波从新疆总督升任陆军司令,官阶高了,但是远离战区了。这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当戚宏亮驻守马六甲捷报频传时,他就梦想有朝一日率领几路大军饮马厉害,甚至跨越克什米尔进入莫卧儿帝国、波斯甚至西欧大陆。然后圣命难违。何况皇也是想提升兵部的地位。
唐宁波知道,今后几年将不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必定以中央军委的作战计划为中心。所以他这个陆军司令肩的担子也不轻。
与唐宁波不同的是,戚宏亮是喜忧参半。成立专门的海军司令部就是皇和朝廷对于水师的最大奖赏。提拔各位舰队总指挥为三品,也算是对常年在海漂泊的兄弟们有了一个交代。
但是自己远离了马六甲,那个惹是生非的舰队指挥官能不能合理一处共同做好印度洋甚至马六甲海峡的防御工作,他确实没信心。
当然对于皇的雄心壮志,戚宏亮与李自成、唐宁波等人一样是举双手双脚赞成的。尤其是他自己在马六甲这些年,知道了海外贸易的利润,也知道控制贸易线的重要性。想想荷兰人、葡萄牙人为何不远万里来东亚淘金。不惜与当地政府作对还不是为了利益吗?
中央军委的四位高官终于全部到京就位,朱显波称霸四海的雄心再一次倍受鼓舞。说实话,这四员大将绝对不会输给后世米国的什么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之辈。朱显波不知道这些是天给自己的礼物还是自己辛苦栽培的结果,总之现在到了他们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机构已经架设,高官到位。就在李自成、戚宏亮等奉命进京履职的第十天,朱显波在太和殿主持召开了大明帝国的第一次中央军事委员会会议。
“诸位爱卿,朕设立中央军委和海陆军司令部及装备后勤部、参谋部的良苦用心相信各位也已经知道了。但是朝中肯定会有人有异议的,如果你们不作出的成绩来,大家只会认为朕是以虚位养人。朕想诸位不想被误解成这样。都说说,今后都有些什么打算?”
“启禀皇,海军以为,未来几年朝廷应该加速军舰制造,早日编成七大舰队。微臣愿意亲率大军攻克非洲,直捣大西洋,将欧洲诸强封锁在陆地。”
“皇,微臣以为朝廷应该水陆并进,如今海军已经控制了印度洋大部分,却无法从陆路对莫卧儿以及波斯王朝构成实质性威胁,依然严重落后于海军。”
“两位真是好雅兴,不愧为两军司令。”李自成在一旁见戚宏亮与唐宁波两位武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