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部分(第1/4 页)
细致的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栩栩如生,阅者有如身临其境——该文在青州传诵一时,颇给曹操增添了几分才名。
张涵不能弹劾曹操,遂行文于诸郡国,责问何以刺史令不行,又大肆表扬曹操。诸郡国都知,这是池鱼之灾,也不想成为张涵发泄的目标,祭祀令遂行于青州。
随后,曹操在济南国整治吏治,推行教化,号令之下,莫敢不从,遂政教大行,一郡清平。曹济南名声更加响亮——总而言之,在这一事件里,曹操得了名声和面子;张涵安定了青州,得了里子,双方皆大欢喜。
第二十五章 劝学
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微风拂过,麦田里泛起层层金波,带来阵阵麦子的芳香,蔚蓝透明的天空,万里无云,令人不由心情舒畅起来。一片半黄的树叶打着转由空中飘落,张涵端坐在一座茅草屋前,从身前木案土取了枚白果送入口中,甘香酥脆,回味无穷,再饮土一口香甜的苹果酒,他的心情大是愉快。
“幼安弟,果然还是你聪明,这逍遥的日子过惯了,真是给个神仙也不换呀!”
“伯润兄过奖了,我还没有那么洒脱,若真是给个神仙的话,我肯定会换的。至少,也能多过些儿悠闲的日子……”
管宁脸庞微黑,手上也起了厚厚的老茧,早不是那个面冠如玉,风度翩翩的美少年了。不过,他的身体和精神都很好,在朱虚的耕读生活,并没有令他觉得辛苦。
“哼,夸你胖,你还喘上了,明明有好日子不过,非要在这里种地,真是可惜你这满腹诗书了……”
“呵呵,“对张涵的话,管宁明显不以为然,“道不行,乘槎浮于海;人之患,束冠立于朝。
伯润兄,咱们不是说好了,不说这些幢?
再者说,伯润兄,别看你锦衣玉食,日子过的未必有我舒心。你看看我,每天耕种完毕,便百事皆无,闲暇读读书,既毋须勾心斗角,也毋须违背本心。可是,伯润兄你呢?”
“……”被管宁这么一说,张涵也不禁呆带了片剩,为了做这个刺史,他勾心斗角,行了多少违心之事……“呃,不对……幼安弟,话不能这么说,举世滔滔。哪里是桃源净土,就说这青州。我若不做这些事情,现在又会如何?”
将杯中残酒一饮而尽,张涵正色对管宁说道:“幼安弟,这些年来的作为,此刻细细想来,真是百味杂陈。然后,其中却没有丝毫后悔之意。如果让我再选择一次的话,我还会做同样的事情!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总是要做点儿事情的!”
顿了一顿,张涵郑重其事地凝视管宁:
“幼安弟,你辛辛苦苦读了这许多书。是为了做什么呢?”
“……”
这个问题很简单,管宁却一时答不出来。小时候,为了兴旺家业、光大门楣,在父亲要求下读书,那时很辛苦,父亲的板子打人也很痛;后来,他长大了一点,经常能得到父母老师的赞誉,渐渐也就习惯成自然了:再往后,他慢慢在读书里体会到了平静和快乐;就在那时候,父亲死了,没有人再要他入仕……就其父亲还活着,他也买不起官地!
为什么而读书?
管宁想了想,似乎没什么理由,读书本身就是快乐的,他只想安安静静地读书,瞻养老母,就一直读到死好了……想到这里,管宁忍不住露出了一丝微笑:
“伯润兄,我读书不是为了什么,我喜欢读书,快乐而舒适!一本好书的阅读,往往会令人忘却烦恼……”
张涵勃然大怒,“咄!管幼安呀管幼安,你真是朽木不可雕也!”
管宁却颇为从容,微微笑道,“朽木有朽木地快乐,伯润兄,朽木宁可在安静中化为尘土,也不愿意给人,辟辟啪啪,当柴烧了……”
张涵大恨,真是又羡慕又嫉妒,隐隐约约还有几分钦佩。”幼安弟,我算是了服你,这话你也说地出来,你还真想当个朽木头呀?
做梦!我是不会让你如愿以偿的!
管幼安,你若是个蠢才,我也就算了。既然你有如此能力,我又岂能让你待在泥水里面拖尾巴?!——张涵暗道,我辛辛苦苦地干活,管幼安,说什么也不会让你在这儿享清福?
“……”管宁但笑不语。
连饮了三杯酒,张涵才把这口气顺下去。
“幼安,我来问你,你读了这许多书,总想做些什么吧?
比如说,著书立说、开办精舍、传授弟子什么的……”
张涵总不会无缘无故说这个,管宁与他交往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