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建猪圈(第1/1 页)
两个人到了黄原火车站,天已经大亮了。 赶了六个小时的路,两个人都是又饥又寒。 郑卫民看到火车站外面有个国营食堂,里面有不少人在吃早饭,他摸了摸肚子,也跑了过去。 “哎,卫民娃,可不敢!”徐老汉在后面喊着,但又不能不管他的驴车,手忙脚乱是追不上郑卫民的。 郑卫民到了食堂里,看了一下价格表,非常便宜。 精粉馒头一两一个,需要四分钱;标粉馒头二两一个,需要五分钱——但这都要粮票。 豆浆两分钱一大碗,这倒不要粮票。 “俩标粉馒头,两碗豆浆!咸菜有么?” “有!那边自己夹啊!”窗口的中年女人面无表情,看到郑卫民一身军大衣,就知道是过来插队的穷知青了。 郑卫民掏出钱和粮票付了账,小心地端了东西出去。 “快,徐大爷,接一下。” “哎呀,卫民娃,可不敢乱花钱!” 郑卫民笑道:“不是什么好东西,您看菜还是咸菜,咱们爷俩就对付一下。” “太破费了……这太破费了……”徐老汉连道不好意思,但却不过郑卫民,郑卫民也吃不完这两份,糟蹋了可惜。 热馒头加热豆浆,爷俩吃完之后身上都暖和了;但郑卫民留意到徐老汉到底没把馒头吃完,他只吃了三分之一,剩下的都揣进怀里了。 幸好豆浆不能揣,徐老汉给喝完了。 吃完早饭,郑卫民把碗还了回去。 太阳也出来了,虽然是初升的太阳,但也感到暖暖的,唯一不好的就是路上的积雪化冻了,回去的时候肯定泥泞万分。 又等了一个多钟头,火车终于来了,郑卫民打起了精神:“徐大爷,我去看看去,可不能和王云芳错开了。” 王云芳下了火车,但还是没有见到郑卫民的身影,她有些焦急:“这郑卫民跑哪儿去了?” 站台上的人不多,眼看着火车都要走了,郑卫民依旧没有下来。 “莫不是不回来了吧?”王云芳觉得很有可能,不少家里有背景的知青都会找各种理由回城,家里面也能妥善安排他们。 费劲地把行李拽出车站,王云芳就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 “你怎么在这儿?”王云芳很是惊喜。 郑卫民把身上的黄大衣又紧了一下,说道:“专门来接云芳同志回大队!走吧,徐大爷在等咱们了。” 说罢,郑卫民便帮王云芳拿起了行李,他挑了一个看上去份量最重的。 王云芳开心地跟在郑卫民后面,嘴上说个不停:“我在北京的时候没遇到你,以为错开了;结果在下车的时候还没遇到你,还以为你不回来了呢。哎,你怎么回来的这么早?都不等我一下的?” 郑卫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说道:“我在知青点过的年。” 王云芳眼珠子转了转,问道:“家里出事儿了?” 郑卫民很忧愁:“我也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王云芳愣了愣,什么叫你也不知道? 郑卫民表情纠结,说道:“这个回头再说吧,可能我还得找你参谋参谋。” “行!” “你吃早饭了没?”郑卫民赶紧换了个话题。 “怎么,你请我啊?”王云芳倒是没和他客气。 “我请啊!我刚和徐大爷吃过。” “我说郑卫民同志,你不能区别对待革命伙伴!但我也不搞特殊化对待,你们吃什么就给我来什么好了。” “这没问题。”郑卫民把包放到驴车上,又跑去给王云芳买了一份馒头和豆浆。 王云芳愣了愣,这么大一份,她肯定吃不完。 “光喝豆浆就饱了。”王云芳把馒头递给了徐老汉:“徐大爷,拿给尕娃。” “可不敢!”徐老汉连忙摆手:“你们这些娃娃,不要这么客气嘛!” 王云芳说道:“我还带了点北京的特产,回头一起给尕娃。” “哎呀,可不敢!”徐老汉除了这几个字也没有别的词了。 “走吧。”王云芳一口气喝完豆浆,让郑卫民把碗还了,便想着赶紧回去了。 道路上果然开始泥泞,驴车的行进速度也慢了很多,路上三个人聊天的话题就更多了,时间也显得没有那么难捱。 “我想今年养头猪。”郑卫民觉得可以和王云芳说这个事情,俩人都是北京来的,关系上就天然亲近一些。 王云芳只想了几秒,就赞同道:“那养两头吧,你们男知青养一头,我们女知青养一头。” “好!”找到了合作伙伴,郑卫民心里也踏实了一些。 走到徐家村的时候太阳都偏西了,跳下驴车,王云芳使劲跺了跺脚,感觉血液流通顺畅了一些。 “徐大爷,这是给尕娃带的小点心,可不能不要啊!你要是不要,我们都不敢再麻烦您了。” “这哪能行啊……”徐老汉笨嘴笨舌,根本来不及拒绝,郑卫民就和王云芳搬着行李回去了。 听到外面的动静,陈东来一下子就跑了出来。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