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天皇与幕府的微妙平衡(第1/2 页)
足利义持瞬间愣住。
咱们心照不宣,刚把前面的事情揭过,这怎么又能扯到天皇的身上了?
足利义持麾下的几位重臣,还没老死或是政斗失势的,今天都齐聚御所居。
同样作为幕府重臣的斯波义淳忍不住开口说道:“天使大人,我日本国天皇早已将一应朝政事务,尽托于幕府总揽管理。天朝皇帝陛下若有什么诏书,我幕府也能够代为接收。”
“不可。”
蒋骥摇头:“这是我大明皇帝陛下,赐封日本国王的国书,尔等幕府终究只为臣子,岂能代替君主接这天子国书?”
“莫非……幕府是想行那‘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谋朝篡位之事乎?”
蒋骥语气十分淡然,但落在足利义持的耳朵里,却是一瞬间有如晴天霹雳。
曾经亲自发过国书,向大明永乐帝请封,足利义持自然是精通汉话汉文。
而且,明初的日本与朝鲜十分类似,两边都喜欢使用汉文汉字,模仿汉家文化习惯。
那句“挟天子以令诸侯”就不说了,后面的谋朝篡位,当场就给足利义持吓得浑身冷汗。
谋朝篡位?
从最初的镰仓幕府时代,到如今的室町幕府,再到最后的江户幕府。
三朝幕府,虽然个个都是干的“谋朝篡位”,但却没有一个真正敢去篡夺天皇权位,让自己的家族去做那个真“天皇”的。
也就是德川幕府,意图通过嫁女儿与天皇联姻,从而生下具备德川血统的皇储,好将天皇都变成德川血脉。
只可惜,连续两代德川血脉的皇子,都幼年夭折。
被逼无奈的后水尾天皇,直接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禅位给了德川血脉的公主,也就是日本历史上的明正天皇。
按制规定,日本女天皇继位后,终身不能再嫁。
这意味着德川血脉的天皇,直接绝后。
足利义持忙不迭开口解释道:“天使言重,幕府对天皇从无二心,为天皇代掌国政,也是天皇授予之权,并无‘挟天子以令诸侯’,而谋朝篡位的意思!”
哪怕所有人都知道足利家族和幕府,不敢谋朝篡位,那这事也是不能够随便拿出来乱说的。
这里面不但涉及到了日本天皇“万世不易”的秘密,同样也关乎到了整个日本豪族权贵的利益根本。
关于这点,林煜在天牢给朱瞻基、于谦二人讲课时,就顺便针对日本独特的“天皇政治”系统,进行了一番简单讲述。
其实这很好理解,只要代入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天命”系统和“天下”体系,就能轻松看出不同来。
实在说起来,日本与汉末三国以前,有着极高的相似度,两边都是讲究“天命”的唯一性。
只不过,汉末三国以来,连续的战乱还有孙吴、司马家族的乱来,把这套本来稳定运转的“天命”系统,给彻底玩坏了。
而日本由于四面环海,形成了一种相对封闭的地理格局,从而为“天命”的正常延续,提供了地理基础。
日本“天皇”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刘宋。
《宋书·蛮夷传·倭国》记载,当时有五位日本的倭王,向刘宋朝廷分别派遣了使者,即日本“倭五王时代”——赞、珍、济、兴、武。
他们派遣使者的目的也很简单,因为宋武帝册封朝鲜百济王为镇东大将军。
而作为第二代倭王的“珍”对此极为不满,因为百济王爵位在他的倭王之上。
于是乎,这家伙派使节到中国朝贡,要求任命自己为“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宋武帝对“珍”的要求未允,只同意他继承前往的称号——“安东将军、倭国王”。
直到这时,日本还是只有倭王,而没有天皇,就连历任倭王上表,也只写道:
大和之王,通过国内平叛,国外军事远征,整合了地方的首领,形成了自己的王位。
“天皇”的最终称号,出现的时间还要往后推个一百八十年,即公元604年,日本编录《天皇记》、《国记》之后,才正式形成。
这一年,隋文帝杨坚病逝仁寿宫,隋炀帝的“大业宏图”开始了。
从日本天皇的制度形成,到镰仓幕府的开创,正式将天皇架空,变成“盖章吉祥物”,也不到六百年的时间。
天皇之所以没有在三朝幕府的统治下被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