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尊林煜为帝师(第1/2 页)
釜底抽薪!
朱瞻基一目十行看完奏章,忍不住感叹道:“金先生果真治世之名臣也!”
“幼孜之才学,确实连父皇当年,也时常赞誉有加!”朱高炽闻言轻轻点头。
金幼孜,名善,以字行(儒家术语,就是以字代替名来示人),建文二年中的进士,成了永乐朝臣后,不仅没有受到猜忌贬黜,反而屡获重用升迁。
金幼孜同样还是为数不多没蹲过大牢,甚至还混到顾命大臣的太子党(为朱高炽讲过《春秋》)。
所以,对金幼孜的能力与忠心,朱高炽也是从未有过质疑的。
朱高炽又接着说:“不过,这封奏章倒也不全是金幼孜一人之功,朕起先也曾气怒,便让于谦代朕问过林先生,天人感应应当何解。”
“林先生与朕答曰:看《荀子》可解。”
“《荀子》可解?!”
朱瞻基这下是彻底服气了。
他本以为这是金幼孜等一大帮子能臣想到的办法,却不成想还是受到了林先生的提示。
果然,林先生不会无缘无故,给大明抛出这么大的隐患。
因为所有的一切,早就在林先生的计算之内了!
“父皇!”
朱瞻基忽地拱手行礼,显得尤为郑重,他说道:“儿臣有个不情之请!儿臣想要拜林先生为老师,还请父皇能够恩允!”
朱高炽瞬间目光如炬,他听懂了儿子的意思,所谓拜师肯定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那种拜师。
这是准备要拜林煜为大明的帝师!
帝师之名,在古代大致代表了三层含义。
第一层就是指代帝王的老师。
“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史记》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汉书》
这还只是汉朝的帝师,包括本朝大明开国之初的刘伯温、建文朝的方孝孺,都曾被皇帝特赐过帝师封号。
方孝孺就不说了,虽然死得惨,但并非因为帝师封号,只是单纯自己太作了。
刘伯温与方孝孺不同,他的晚景如何林煜说不上来,因为就连《明史》也搞不清楚刘伯温到底是怎么死的。
干脆就把几个不同的死因揣测,全部都记录了下来,包括“疾笃”而亡(就是人老了自然病情加重)、被胡惟庸送药后导致病情加剧(下毒)、朱元璋赐药后病情加重(皇帝下毒)……
林煜这边姑且就采纳“疾笃”而亡的观点,所以能在大明封赐帝师确实算是超品的殊荣了。
同时,帝师倒是还有另外两重含义,分别为代表星辰的“帝师星”(还有帝友、三公、博士、太史四星),以及总揽全国的宗教领袖。
前者一般般吧,唯后者才叫牛逼。
林煜曾经给朱瞻基他们上课讲到过的元朝八思巴文银币,里面的“八思巴”就是元朝封的帝师。
这位八思巴帝师可了不得,先是在蒙哥汗时期参与了释道争辩,成功压住了道家,得到了元朝独尊的信仰地位。
而后,忽必烈登基称大元皇帝,封八思巴这位从乌思藏纳里来的“大德高僧”为国师,又立总制院管辖全国的释教和吐蕃地方僧侣,这也让八思巴全权管辖。
到了元朝的至元六年,八思巴再度晋封帝师、大宝法王,赐玉印、称“皇天之下,一人之上”,意思就是比皇帝还要神圣。
当然,大明肯定不会册封这么牛逼的“帝师”。
元朝能封,在于元廷统治阶级终究还是蒙古人,他们既信奉吐蕃佛教,也是为了稳固元朝在吐蕃地区的统治。
忽必烈作为一个“儒释道”三教合修的蒙古皇帝,曾专门把乌斯藏十三万户作为第一任帝师八思巴的供养地,使八思巴成为了乌斯藏地区的名义最高统治者,也就是元朝的宣政院辖地(比青藏大)。
元朝皇帝的诏书,往往也跟随帝师的法旨,一同在乌斯藏地区并行。
明朝没有乌斯藏帝师,所以对乌斯藏地区的统治模式,也与元朝的“帝师”制度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洪武三年,朱元璋诏告天下,以讨吐蕃(乌斯藏)檄文:“命将率师,悉平海内。臣民推戴为天下主,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式我前王之道,用康黎庶。惟尔吐蕃,邦居西土,今中国一统,恐尚未闻,故兹诏示。”
元朝吐蕃等处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脱思麻宣慰司)治所河州,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