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页)
赵明诚终于崩溃,呆头呆脑地答道:“莫不是还问你对本地妓馆如何看待?”
曹端哈哈大笑,说道:“孺子可教!”
“但是,他既已明知咱们是故意刁难,一定会大发雷霆的!”
曹端诡异一笑,道:“那就对了,你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写道:《新父母官不问民生,冲冠一怒为妓馆!》”
偌大的房间里,一片寂然。
第173章 密会
曹端终于下定决心要把段氏兄妹的信交给赵佶了,段氏兄妹已经等了太久了,不管是从人情上还是从银子角度上来说,都不好意思让他们再这么耗下去了。况且,如今他们已经拿住了高泰怀,一旦高家发现高泰怀失踪,后面将要发生的事情就不好预料了。
而且,如今说段氏的事情还是适时的,因为他已经知道了最近那次朝会上发生的事情,虽然最终太后和章?没有明确表态,但谁都知道赵佶成为黄太弟的可能性已经非常高了。大家甚至都在想,那日太后没有明言表态,说不定正是在等“那位”闭眼吧!
说起来,“那位”也确实不招人喜欢,当初太皇太后听政的时候,就很不听话,老想着把自己的母亲朱太妃抬起来和太后、太皇太后相抗衡,结果事情非但没有做成,还惹恼了太皇太后,把他直接把他架空成了“精神领袖”。太皇太后宾天之后,他又想旧话重提,人家刚刚“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的向太后能答应吗?这不,为了这点破事,“那位”又和向太后闹得很不愉快。从这个角度上来看,皇长子和“那位”的病还真不是一点可疑之处都没有的。本来嘛,小孩子夭折在民间虽然常见,但在宫里又怎么会那么轻易就发生呢?更奇怪的是,皇长子一去,皇上也跟着病了,本来这也好说,忧思成疾嘛!问题是心病怎么能如此猛烈,竟至危及性命,恁多太医都束手无策?要说整个宫里能对这两位主子下手的是有那么几个人,但思来想去,和皇上不睦,能下的了手的就只有一个了。
持这种想法的人很多,当然,这是臆测,谁也不敢宣之于口。毕竟这不是拿某位中丞大人或者是相公开涮,这话一出口,治你一个“妖言惑众”之罪是绰绰有余的。就连曹端心下也不免存着这样的心思。虽然他在心下里暗暗为病床上那位叹息,但也知道自己应该站的位置是端王这边,而“那位”,似乎恰恰是站在相反的一面的。
不管太后娘娘有没有发话,这次朝会的一个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端王的人气飙升。以往作为诸王之中最没有资本接位的端王如今却成了香饽饽,大多数人都视之为宝器的最有力争夺者。很多有分量的大臣开始明里暗里表忠心,有登门造访的,又派人递帖的,也有投石问路的,八仙过海,各有自己的手段,但终归就是为了一个目的:套近乎。曹端觉得凭着如今赵佶的权威,过问段氏的事情还是很有份量的,至于怎么解决,甚或是根本不理会,就不是曹端所能考虑的问题了。于是,他手上拿了新出的报纸就向端王府走去。
如今的端王府正门可谓水泄不通,熙熙攘攘的人流和各式的轿子将端王府前面的广场围得象集会现场一般,曹端当然不会傻着去和这些痴心的官员们争一个进门的机会,他走的是后门。如今的他去端王府走的基本都是后门,而且他现在对端王府的后门是越来越有感情了。抛去那次逼走杨戬的美好经历不说,但说后门的环境真是不错,一进去就是一个花园,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然后亭台楼阁鳞次栉比,山水相互映衬,仿若画境,真是说不出的美妙旖旎。
曹端一如往常有节奏地敲了一阵子门,那门终于轻轻地开了一道小口,里面露出高明那个黑溜溜的脑袋,见到是曹端,忙让了进去,笑着说道:“大官人可算是来了,刚大王还问来着!”自从最近端王府的局势发生变化之后,端王府原来那批正门的守阍就移到了后门,高明自然也在其中。
曹端笑着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赵佶这么着急要见自己的原因,不用说,自然是因为手头上这份报纸了。其实,这报纸是昨天就发行了的,但由于昨天一整天曹端都被王诜按在东京报社的椅子上,晚上又和大家一起喝酒庆祝,实在没有办法抽出时间来向赵佶汇报,这才拖到了今天。不过,昨天曹端也不是毫无所获,至少在自家的“迎春酒楼”下边安排了一个卖报点。可不要小看这个卖报点,因为报纸如今是新鲜物事,发行量不大,因此就越发显得珍贵,东京城的卖报点总共也就五十多个。可以想见,在这个资讯极度匮乏的年代,报纸的轰动程度是其他重大创举无法比拟的。而“迎春酒楼”必然会因为这个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