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淮南道人事权(第1/2 页)
准确地来说,不是任何时候都有机会站队的。
尤其是在如今的大唐。
世家的势力的确被削弱,可是世家和官僚的财富却随着大唐总财富增长而增长。
不仅如此,随着长期的财富增长,权力阶层获得资源的难度是普通平民无法想象的,财富的积累到一定的阶段,出现叠加效应。
这样一来,大唐的权贵越来越有钱。
寒门原本算是大唐的中间层,在从大唐开国到开元这一百多年的财富游戏中,寒门始终无法大规模进入决策层。
开元年间李隆基命宇文融展开的检田括户,这里的田拿的是没有背景的官员的田,也就是所谓的寒门阶层为官的人的田。
这一现象表明了大唐目前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大唐社会的中间层已经逐渐消失。
社会的等级虽说还没有发展到明清那种地步,但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无法想象的地步,随之而来的是上升渠道的僵化,以及上层和底层无法调和的矛盾。
这就导致像王德发这种地方寒门,十年都只能乖乖待在一个武进县县尉的位置上,无法再往上走半步。
实际上,历史上安史之乱的直接鼓动者高尚、严庄这些人,都是河北的寒门出身,他们都有一身的才华和抱负,却无处伸展。
这件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如果你不给人才机会,人才就会自己另谋出路。
现在这样的局面几乎成了天宝年间一个顽疾。
王德发额头冒着冷汗,他小心翼翼地看了一眼元载,试探性地问道:“不知元判官能否告诉下官具体何事呢?”
“也没什么,只是想了解了解萧家的一些事罢了。”一边的常易替元载回答道,“你在官场十年,有些事应该不用说得太清楚。”
见王德发似乎还在犹豫中,元载淡淡说道:“这数月,扬州七县有四县县令被撤换,大都督府启用了一批新人,这些人有胆识有魄力,他们前途无量,至少他们的孩子将来也有更多的机会,为人父母者,当为子女计深远。”
“下官明白。”
元载吃完手里的美食后,吮了吮手指上的油,若无其事地说道:“好,有什么事,找常易。”
“是。”
王德发回了衙门之后,心事重重,独自一人坐了一下午,傍晚的时候才叫来了自己的心腹。
王德发说道:“近日民间不是有盗贼作祟么,去将往年的案底,全部拿过来再看看,包括一些有误的案底。”
“是。”
天宝七载的八月下旬,在扬州的李倓,又接到了长安的好消息。
李倓拿到了淮南道的人事权!
这件事还得从上一次李倓奏疏扬州案说起,他在奏疏中苦口婆心地陈述了目前自己在扬州遇到的困难,以及将来可能遇到的困难。
最大的困难自然是官员的罢免和任命。
本来人事权这件事李隆基是不想放手的,但架不住杨玉环、杨国忠、秦国夫人数月的时候在他耳边反复吹风。
随后李林甫也委婉地表示了下放这个权力给建宁郡王是应该的,也是合理的。
李隆基转身一想,不就是淮南道的人事权吗?
算了,给吧!
于是李倓就拿到了淮南道的人事任免权。
这件事对李倓有多重要?
准确地来说,比他拿到五千兵马更加重要。
有了这个权力之后,李倓都不需要想各种办法了,他有权力直接将汉阳郡的王忠嗣调到扬州去。
只不过,为了看起来合理一些,他得找个漂亮的借口来糊弄大家。
八月末,李倓带着元载离开了扬州,扬州大小事务暂由颜真卿代管。
一路上,元载说道:“郎君,这淮南道的官员任免权,权柄可是极重了,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什么话?”
“我前些日从长安的眼线得知了一些消息,长安有人传言郎君在江东准备谋反。”
“那后如何?”李倓笑了笑说道,“一些拿人手软的跳梁小丑罢了。”
“这件事,我倒是觉得与郎君现在权柄极重有关,朝野上下有许多人说安禄山会谋反,也是与权柄重有关。”
其实元载还有一句话没说:大王,咱大唐朝宗室打卡点玄武门还杵在那里呢,您现在有人有兵,长安一些想往上爬的人,当然借机往您头上扣屎盆子,这很合理啦!
李倓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