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部分(第1/4 页)
杜茵也知道杜老太太不会苛待了杜二太太,不过就是脸面上过不去罢了,便也只能点头称是。杜茵虽然嫁了过去,可是后年姜梓丞又要去考科举,所以在家里也没有多留几日,又去了玉山书院上课去了,为了男人的功名,即使独守空闺,也只能忍耐了。杜老太太知道她的艰难,只劝慰道:“少年夫妻老来伴,你和丞哥儿年纪到了,总要办一下的,总不能等着丞哥儿高中了你再嫁过去,这样你两个妹妹也耽误不起,我虽然舍不得你,也不能留你。”
杜茵只点点头道:“老太太的心思我自然是明白的。”
杜茵出嫁已有一个月,已经有着几分少妇的韵味,刘七巧便笑着道:“我怕老天太是多心了呢,你们看看茵姐儿,是不是比在家里头的时候更出挑了点?”
杜太太也瞧着杜茵,只笑着道:“越发像别人家的媳妇了,姜家的家风那是没的说的,对了,丞哥儿读书辛苦,一会儿别着急走,到我的如意居坐一坐,我给丞哥儿准备了一些补品,你带回去。”
杜茵只连忙谢过了,又道:“如今他身子可硬朗了,家里婆婆,太婆哪个不是记挂着他的,太太倒是不用去想他,只留给大哥哥就好了。”
“你大哥哥如今不爱吃这些,讲究什么食补,一应的补品都已经不怎么吃了,我看他最近到也长了几斤肉,便没逼他,读书人总归是更辛苦一些的,你便带回去吧。”
杜茵又在杜老太太的福寿堂坐了一会儿,便被杜苡和杜芊拉着走了,姐妹三人有日子没见了,自然是念想的很。刘七巧和杜太太也各自回了自己的住处。
☆、338|7。01|
入了夜,将宾客都送走了,杜若和刘七巧两人才在房里歇了下来。刘七巧毕竟第一天出月子,路走的有些多,还是有些累了,杜若只好心的在身后为她按摩,凑到她耳边问道:“我听说今儿孔家送礼来了?”
“正是呢,是孔家大姑奶奶送的。”刘七巧只伸了一个懒腰,在床上滚了一圈,靠在杜若的身边抱着他的大腿道:“上回你说爹已经答应了洪家入股的事情,我这边算一下也过去好几个月了,那时候你说等我这一胎生完了再商议,如今我已经生过了,是不是该?”
杜若知道刘七巧是个急性子的人,但也没料到她这么着急,这才出月子第一天呢?就想起这事情来了?
“我说你这脑子能不能不要转这么快,不是说生个孩子笨三年吗?你这还没一个月呢?”杜若只笑了起来,顺手理了理刘七巧的长发,接着道:“不过有一件事情,倒是要跟你说一下,就是之前朱姑娘手里的那几家店,老爷派人去搭理了之后,发现好些药材都是好的,可若是放得时间长了,难免就会坏了,所以老爷这边已经重新让人开业了,名字还叫安济堂,老爷的意思是以后宝善堂帮助经营安济堂,每年将利润的百分五十拿出来给朱家,不过若是没有盈利,那这钱就自然没有了。”
刘七巧想了想,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店关着虽然不赔本,可终究也是资源浪费,况且据刘七巧知道,安济堂在没关门之前,生意还是不错的。宝善堂虽然是百年老店,但是它的品牌价值在这边,虽然药品不算贵,但还是有一大帮的老百姓不敢进宝善堂的大门。
当然造成这点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宝善堂的大夫,知道来宝善堂看病的定然不是些穷人,所以开起药来,成本意识较差,这样一来,也造成了很多老百姓不敢到宝善堂看病的原因。
但是能去宝善堂请的起大夫的,一定不会在乎这几两银子的药钱,所以这就造成了一个小范围的循环,而穷人可能永远不敢去宝善堂看病,因为宝善堂的大夫不会开便宜的药材。
虽然刘七巧一早就知道这一点,但是宝善堂的大夫,每年按照他看病的次数和开药的银两,是要分红利的,一直开便宜药材的大夫势必会少很多银子,但也同时会有损失病人的风险,这就要看大夫自己的权衡了。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开便宜药的大夫,肯定分红的银子会少很多。所以很多百姓会请专门的大夫看病,然后去专门的药铺买药,这样虽然自己麻烦了一点,但却是最省钱的办法。
“嗯,爹这个办法倒是不错,其实我也想过,当初安济堂进京开店,对宝善堂的生意并没有什么影响,可他照样也能一家家的分号开起来,相公,你没有想过,这是什么原因?”刘七巧平躺下来,抬头看着杜若,见他脸上有了一丝疑惑,只开口道:“那就说明安济堂抢了别的药铺的生意,却没有抢宝善堂的生意啊。而那些客人为什么一开始去别的药铺,却不来宝善堂看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