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过往(二)(第1/2 页)
众所周知,老师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总是特殊照顾,所以老师就把花了一堂课的时间给明末路辟谣并且用一番真挚的话语让散播谣言者羞愧难当。
老师是好老师,如果是其他人这个老师就已经成为了救赎,但这是明末路,他从一开始就不在乎谣言,对于后来的道歉他也没想过原谅。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明末路可从来没有做错什么,错的一直都是其他人。
用明末路的原话来说就是:“对不起三个字还不如一块钱来的实在。”
明末路对老师表示了感谢,但是很明显老师的话并没有改变他。
老师人很好,但是他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他成绩好,他同样也知道,哪怕自己成绩差老师也依然会为了他辟谣,但……如果他成绩差,这位老师压根看不到他,又何谈帮助。
就这样,明末路在老师的帮助下度过了小学生活,明末路的报答方式就是考一个好成绩,这样老师就会有奖金。
在明末路眼中,这一切不过是一场交易,毕业时老师很不舍得明末路,老师护了他六年,在内心早就已经把明末路当成了他的儿子。
但是很明显,明末路不懂这种感情,他没有在原生父母的身上感受到爱,人贩子因为他出众的外表对他关照有加,这导致他不相信世界上存在无私奉献。
在他眼里,一切都有迹可寻,世界上不存在无理由的事。
所以,他看不见老师眼里对他的关爱,只是认为老师没有了他可能会拿不到奖金所以才不想放他走。
孤儿院里的他也是孤身一人,院长只是以为他性格孤僻,因为他十分健康,而院长看见他很健康便没有多管。
他不是主角,所以没有人会对普通他特殊照顾,除非他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但是很显然长的好看和性格孤僻不够特殊。
我们去孤儿院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里面的孩子有吃有喝,还有嬉戏打闹的伙伴,从外表上看不出孤儿和普通孩子的区别,但是如果你细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孤儿其实并不一样。
他们其实很自卑,尽管他们也拥有类似父母的角色,但那些人终究不是亲生父母。
孤儿院的孩子都是很自卑敏感的,他们羡慕着那些家庭美满的孩子,因为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东西。
孤儿院会教导他们独立生活,他们知道自己迟早得一个人,所以他们会比一般的孩子少些依赖,多些成熟,被收养以后会察言观色,因为他们害怕失去这来之不易温情。
可以说明末路那时候的情感是畸形的,他不懂爱,也不相信爱,换句话来说,他很理智,但是理智过头了。
明末路想要将人的行为都找出一个理由,在他眼里爱一个人的前提是对方身上有利用价值,他不相信世界上存在无理由的爱。
如果没有人纠正,那么明末路这一辈子都无法学会爱人,但是这不是致命的,他依然可以继续生活,一直到老死,但是不知道爱的世界是可悲的。
每次看到孤儿院的其他人看着围栏外的嘻嘻哈哈的一家人露出羡慕的眼光,明末路很不理解,在他眼里,父亲爱母亲是因为母亲长的符合他审美,而且可以为他生儿育女。
母亲爱父亲是因为符合审美,或者对方可以养活她和小孩,以及给她一个依靠和容身之所。
至于小孩子就更不用说了,各取所需,一方没能力独自存活所以需要养育,另一方为了老有所靠所以才喂养。
在他眼里母爱无私不过是一个道德绑架,真正的内在是各取所需。
正如同他,不感激孤儿院,因为孤儿院不过是拿钱办事,至于国家为什么要拿钱给他们让他们养育自己,完全是因为他是一个劳动力,养大了就可以为国家赚钱。
他当时就是这样一个人,理性至极,对于任何人都要思考一下对方有什么目的。
因为害怕自己承担不起,所以他选择封闭自己,以刺猬的尖刺警告其他人不要靠近,以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不相信爱,所以拒绝爱,又因为拒绝爱所以不懂爱。
他本可以一直这样,但是直到他上了初中,进入了青春期。
孤儿院带给他一个好消息,有人愿意收养他,而对方是一个富豪,一个慈善家。
于是明末路遇见了那个改变他一生的人,他的养父,他的师父。
明末路的养父是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男人,他没有妻子。
明末路同意了,对于他来说,被其他人收养和待孤儿院其实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