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第1/4 页)
可是想到性别差异,国际数学学会的主席还是生生忍住了。
第163章
因为卫添喜将汇报时间加长成了八个小时; 国际数学学会的组委会不得不临时调整计划,将原定为闭幕式结束后的柏林一日行调整到了闭幕式之前,与卫添喜做报告的时间相重合; 由参会人员自由选择行程,想留下来听卫添喜作报告的可以; 想去柏林领略一番日耳曼风情的人也可以自己组团去。
一个小时的报告会俨然已经算是顶级学者的待遇,而卫添喜直接把汇报时间加时成了八个小时,这让不少数学学者都直呼不敢相信; 不过在看完卫添喜出具的汇报内容名单之后; 没人再吭声了。
有人想去领略日耳曼风情?
等会议结束之后,想怎么领略怎么领略,在柏林度假度到九月一号都可以!
但卫添喜的报告会绝对不能耽误。
看着卫添喜列出来的那三十七个已经解决的数学猜想,这些来自全球各地的数学家都有些感慨,仿佛当年那个短短数年就将数学界全部学者搞得痛不欲生的‘搅屎棍’又回来了。
天知道有多少数学家在盯着卫添喜的那一百个猜想死磕,国际数学学会的前两天; 还有不少数学家对着卫添喜提出的那些数学猜想侃侃而谈呢,他们都认为自己站在了卫添喜的肩膀上,走在了所有数学同行的前列……然而; 现实教他们做人。
卫添喜不声不响地解决了三十七个问题,这还是人吗?
尤其是那个意大利籍的数学家; 他当初当着卫添喜的面炫耀的问题此刻正躺在卫添喜的汇报名单之后; 那个猜想后面有一个小括号; 括号里写着‘已论证’; 难怪当初卫添喜不愿意听他讲下去。
这种感觉就像是被人用抹了辣椒油的手糊了一巴掌……脸都快烧起来了。
……
第二天; 国际数学学会准时召开,卫添喜用八个小时的时间阐述了自己所构建的数学模型以及构建数学模型过程中用到的思路,并且还将她所构建的数学模型做了一定的推广及变式。
会场中的那些数学家很明显分成了两拨,数学造诣高、能够听懂卫添喜所说内容的人自然是听得如痴如醉,数学早已略微浅薄一些、或者是说从事的研究方向偏冷门的科研人员则是怀疑了整整八个小时的人生。
他是谁?
他在哪儿?
他学的一定是假数学!
八个小时的汇报又延长了一个半小时,理由是卫添喜在讲泛函分析的时候,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火花,她顺手就将那个火花记在了白板上,并且等原计划安排的所有问题全部讲完之后,她顺手就利用自己刚推导出来的公式把那个问题解决了。
那个火花是第一百零一个命题,难度并不亚于前面一百个,
卫添喜这一手骚操作把参加国际数学学会的专家学者唬得一愣一愣又一愣,直到散会后吃自助餐,那些学者们保持着缄默,除了刀叉与餐盘碰在一起时发出的叮叮当当的脆响之外,自助餐厅里只剩下稀里哗啦的翻页声。
卫添喜抛出的数学模型实在是太令人震撼了,不少数学家将卫添喜抛出的问题代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去,发现之前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此刻全都变得‘柳暗花明又一村’。
也有不少数学家已经对照着会场中记录下来的笔记开始论证自己死磕多年的命题。
那一百个命题已经被解决掉三十七个,剩下的六十三个命题,不知道卫添喜还会不会动手,但这些数学家们知道,自己如果能够论证六十三分之一,那便足以让自己吹嘘多年,这份成绩甚至可以给自己的学术生涯画一个完美的句号。
全新的思路摆在了这些数学家面前,这些数学家们就如同发现了宝藏一样,连第二天的闭幕式都懒得参加了,全都一门心思扑在了数学上。
国际数学学会的主席米歇尔教授还是头一次见到闭幕式上人员缺席三分之二的场面,他无奈地同《数学年刊》的主编说,“看来今晚可以省不少香槟。”
《数学年刊》的主编耸了耸肩,“那可不一定,如果卫教授出席闭目晚宴的话,相信会有很多人出席的。”
“可是卫教授已经动身前往机场了……”国际数学学会的主席看了一眼时腕表,道:“大概还有一个小时,卫教授就将登上返回华国的飞机了,你觉得我还有买香槟的必要吗?要不要把香槟换成可乐?”
n bs《数学年刊》的主编心念一动,问米歇尔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