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晴阳好物推荐 > 第240章 好好想想

第240章 好好想想(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学名张好古关于鼬不仅是弟控还是兄控这件事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重生汉末,开局收刘宏为徒斩神:炎帝萧炎代理人,开局焚诀穿越奥特世界的我被迫当反派美恐:我邪恶主教,开局驯服魔女我来四合院带着黑诊所大晋霸主我登顶成龙后,女将军跪求原谅家父吕奉先逍遥悍匪:开局一箱手榴弹综穿海西之保命日常秦末苍穹之变靠读懂人心立足穿越乱世之枭雄崛起从司农官开始变强洛克王国:霸道牛姐爱上我!紫鸾记

陈恪知道术业有专攻,一名历史生的主业是认真研究历史典籍,吸取经验教训,提点好建议、做点好事情,如能写出一部历史典籍就更好了。

在他写不出一部历史典籍的情况下,总结历史经验就是必须的了。

历史就是一部总结报告。

就像北宋王朝,它的主要问题就是重文轻武、因循守旧,致命问题则是缺乏与敌拼死一搏的胆量,

就像大明王朝,他的问题是放着大好的海上力量却不用,郑和同志本可以成为第一个殖民者的。

而清朝......

想到清朝他就发现自己的思路跑偏了,他应该研究的是汉盛历史,宋元明清史只能暗地里研究。

那么大汉历史的特色是“寇可往我亦可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大盛历史的特色是威震四方、万国来朝,从盛人中找个瘦子非常难,只能以肥为美。

想起这个王朝他就感觉自豪,还发现自己想错了,这两个朝代不是王朝,而是帝国,大汉帝国、大盛帝国,接下来就应是大兴帝国。

帝国主义思想挺激励人心的,想到大兴帝国他就激动,再一想帝国史可能有他的名字就愈发激动。

历史生对青史留名这种事有种偏执,这是大学专业给他留下的后遗症。

这时他就在空想自己在帝国史上的名声。

想到这个问题他就想到了司马光,还断定司马光不会给他留个好名声,杀俘就是他的污点。

这样一想他就决定自己写历史,还想到就做,拿起毛笔在宣纸上写下,“陈恪、大兴帝国之精忠报国者...”然后提笔发呆,他没法给战场上的大胜合理化,写来写去很容易给自己写成神棍。

正琢磨中,却听身后有人说话,“陈恪、大兴帝国之最懒者,出个主意就没影,就按这个写。”

这道声音让陈恪吓一跳,急忙回头,却见李昭、包拯、王安石站在身后。

说话的是李昭,翘脚看字者是王安石,包拯却在点头,一副此言甚是有理的模样。

见他三人出现在自家书房,陈恪的第一反应是急忙放下毛笔,手忙脚乱地收起宣纸,然后怒喝一声:“来人。”

李昭立刻阻止,“你不要迁怒下人,老夫奉皇上口谕,他们不敢阻拦。”

这话让陈恪惊诧地问道:“皇上让您直入我的书房?”

“皇上没这么说...”李昭否定,“皇上让我来麦园看看,准备给你换个侯府,但不要打扰你。”

李祯好意,但陈恪断然拒绝,“不换。”

见他态度坚决,李昭竟然说道:“你别后悔,兴京城寸土寸金,老夫可是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地方,这处府邸原是韩王李普的王府,金碧辉煌、美轮美奂。”

李昭诱惑他。

他抵制诱惑,“我从一名举人,半年之内授侯爵、任观文殿直学士,心里已经诚惶诚恐了,住在麦园都感觉好似梦里,再搬进原韩王府,可能就一命呜呼了。”

听他说出不吉利的话,李昭、包拯、王安石一齐低喝:“禁言。”

他也发现口误,急忙说道:“这是被吓的,口误口误,不算数。”

然后喊一声:“上茶。”

不用他喊,侍女已端着茶壶走进来,低声问道:“夫人问:‘是否留三位贵客用餐?’”

“当然...”陈恪笑道:“为表敬意,我会亲自下厨给三位贵客炖个白菜,去准备吧。”

听这话王安石立刻阻止,“不用,直学士下厨烟熏火燎,还只会做白菜,我是不敢吃的。”

听这话李昭和包拯发出笑声。

陈恪惊诧地问道:“谁说的?”

“兴京城里都这么说。”王安石不会给他提供被报复的名单。

陈恪也不追问,他知道邵雍与王安石的关系不错。

请他们三个落座,听包拯说道:“皇上已找老夫谈过,本想顺顺利利地移交知府之位,却没想前晚出了命案,仔细想想总觉得不对劲,安石也是这种感觉,所以特来问你哪里不对劲了?”

包拯这话说的,好像他知道似的。

他疑问:“您说命案,可确定他杀?”

包拯摇头,坦然回道:“仵作检查过了,无法确定他杀,但老夫就是感觉不对劲,却无法找出具体原因,故来找你问问。”

包拯说的心安理得,陈恪却觉得挺冤的,不由回道:“我哪知道。”

“想想

目录
暗黑武侠世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