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刘彦忽悠诸葛亮,德然细分稷下宫(第1/2 页)
车骑将军府,诸葛亮的书房之中。
只见里面摆放着许多竹简书籍,其中诗词歌赋、诸子百家,门类十分齐全。自从诸葛亮来到临淄,并且拜刘彦为师之后,这个小家伙就几乎可以在临淄城内毫无顾忌地自由往来。
整个青州,声望最高者,无疑是这个集团的老大刘备。其次就是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刘彦。自从六年之前,刘备大刀阔斧地砍了一批不识时务的地主豪绅之后,刘备众人在百姓之中的声望便水涨船高。在临淄城中,由于那些勾结黄巾余孽的豪绅,都是刘彦亲自带人查办的,所以刘彦在临淄城中,其名声甚至可以与刘备相比。
由于诸葛亮这张十分出众、人见人爱的脸庞,寻常人等一见他的装束气质,就知道他不是一般人。自从有一次诸葛亮出门买东西,无意之间说出自己是车骑将军刘德然的徒弟之后,他的名字一瞬间就在临淄城中传扬开来。
诸葛亮书房里的这些书籍,多数都是各个地方收集来的。郑玄、卢植、孔融、蔡邕四人,他都常常去拜访。儒家典籍一类,都是从郑玄、孔融处得来。至于一些他未曾见过的兵法军略,则是从卢植处借来。历代流传的诗词歌赋,没读过的,蔡邕那里也多有留存。
在诸葛亮出现之前,卢植最得意的两个学生,无疑是刘备、刘彦二人。但是自从诸葛亮出现之后,卢植对于诸葛亮的喜爱,一度超过了刘备、刘彦。
书房的另一边,刘彦还看到了不少他自己画的图纸,以及他给诸葛亮留下当做作业的阵图。不出意外,诸葛亮在这方面的天赋属实顶尖。最开始刘彦所出的题目,诸葛亮或许还要一些时间,然而自诸葛亮适应之后,解决起这些东西来,就相当轻车熟路了。
“确实十分精巧。”刘彦拿起一旁诸葛亮自己动手制作的一些小物件把玩起来。
“孔明啊……”刘彦看向身边的诸葛亮,“那个……你有没有点什么想法…就是做个大点的物件?”
“啊?”诸葛亮张大嘴巴,一时间没反应过来。
刘彦无奈地叹了口气,果然诸葛亮年纪太小,虽然他多智近妖,但有些事情还是这个时候做不了的。
“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这是陈寿《三国志》原文。
裴松之引注的《魏氏春秋》说: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
后来大发明家马钧,曾试图精进诸葛连弩,使之成为五十支箭齐发的强弩,因为诸葛连弩本身制作过于复杂,慢慢失传了。
至于木牛流马,对于现在的行军来说,倒是用处不算很大,或者说它并没那么必要。这个东西,是建兴年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而那时的诸葛亮已经五十岁上下。
“孔明啊。”刘彦兴奋地搓了搓手,蹲下身子,两手捏住诸葛亮的小脸,“这个…你有没有想法,去稷下学宫教点什么?”
“啊?!”诸葛亮再次震惊。
刘彦的想法很简单。
如今新建立的这个稷下学宫,其实就是刘备集团培养人才的重要场地。如果想要让它成为像先秦时期那样辉煌,那么就不能只让儒生占据主导地位。
儒家的理论,虽然可以用来进行道德教育,但这应该是在平定天下之后才需要去做的事情。就像先秦时期,儒家的孔子和孟子,尽管他们周游列国,但却多年未能得志。
不过,在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中,也有许多学说并不适合当前的时代背景,甚至可能对刘备的势力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选择学术流派时必须谨慎,以确保能够培养出真正有益于统治的人才。
儒、法、农、医、兵、纵横六门,是刘彦计划之中,最先在稷下学宫开创的学派。
其中兵家,当以卢植这个儒将负责。他本身颇通兵事,又同时是大儒。他的号召力可谓十分广大。
儒家,自然是学宫令郑玄以及副手孔融负责。这一门的主要作用,就是教百姓读书识字,教化万民。
如今这个稷下学宫,是刘彦为了从百姓之中汲取有生力量的机构。也就是说,其中的学子,也多是平民百姓。平民百姓的子弟,难道有不做农活的吗?
所以农家这一门,可以说是可有可无。
法家的话,由于刘备一向宽行仁政,不搞严刑峻法。在刘备地盘下的百姓,犯罪率也相对比较低。所以法家的作用,是为不懂法的平民百姓,普及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