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1/4 页)
皇甫惟明在陇右;王忠嗣在朔方;这两镇节度兵力几乎有天下兵力的一半;他们又同为太子李亨的密友;而大唐王子将父皇拱去当太上皇;可是有传统的。
这可是一个残酷的结论;岑参倒还罢了;李白就有些怔忡了:“这个……十一郎;是你瞎猜的吧
“你随侍天子身边;天子心性如何;你自己仔细想想就知道了。”叶畅想到自己的嫂嫂;最后又补了一句:“太白;三庶人之事;殷鉴不远……对了;今日所言之事;太白你嘴巴紧些;说出去我是坚决不认的”
高适与岑参都大笑;李白顿时面红耳赤:“我是那种大嘴乱说之人么?”
“我看是。”叶畅道。
“我看也是。”高适也道。
“同意楼上。”岑参跟贴——自然又是和叶畅学的。
李白垂头丧气:“却不知在诸君心中;白竟然是这等人物——白要与汝等绝交”
“这是好话;非阔口大嘴;如何能大吃四方;如何能滔滔不绝咏出一篇篇绝唱?”叶畅安慰他道
“叶十一;你这当真是在安慰我么?”
“真心;十足真心……”
几人笑闹之时;确实是没长没幼;高适李白都年过四十;岑参刚刚三十;而叶畅则还不到二十;不过所谓忘年之交;便是如此。他们直到军衙之前才收敛起笑容;叶畅又与高适交换了一个眼色;高适点了点头;叶畅向里迈步而入。
既然高适已经将一切安排好了;那么……加上又来了个边令诚;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第一卷谁乘星槎破虚空 第170章 人心反复岂可测
皇甫惟明坐得十分之不自在。
这几年;他在陇右节度的位置上独断专行惯了;便是王难得这样的悍将;也要窥其眼色行事;这令皇甫惟明充分体会到了权力的妙处。但如今;他却有些不适;虽然他尽可能不让自己眼睛向军衙主位另一侧望去;可眼睛余光;还是映出了那边一张笑嘻嘻圆团团的脸。
朝中有奸邪
皇甫惟明当看到公文时第一个念头便是如此;朝中有奸邪;不仅提议派监军使到他这儿来的是奸邪;没有阻止此事的宰相;同样是奸邪
看来边疆真不能久呆;才几年功夫;朝中就有了如此大的变化;自己还是得想法子回中枢去。
就在这时;叶畅阔步行入。
“唔?叶参军;你如何来了;难道说;只是花了三日功夫;你就已经将全部田地都收割完结了?
“某是来向大夫请功的。”叶畅笑道:“有推镰收割;一镰一日可收十亩;如今已经收割了近两百顷;再有三五日;便可将达化余下诸田都收尽。”
“哦?这么快?”皇甫惟明讶然。
这是真惊讶;他知道;叶畅总共造出了几千具推镰;但叶畅手中的人力有限;按照往常经验;这些人能收到六七千亩就了不起;现在来看;一具推镰可以相当于过去三柄镰刀;收割效率;几乎是提高了三倍
这个速度;他皇甫惟明想不到;犬戎当然也想不到。
“若真能如你所言;确实是大功一件。”皇甫惟明道:“此事我知之矣;待粮食入仓之后;必折成功勋发放。”
“只有一事;麦收之后;屯放何处是个问题。”叶畅道:“洪济城中地方狭小;几座囤仓已经都堆满了。”
“此事易耳;将粮送入化隆;杨景晖”
诸将中最偏远的一个应声而出;皇甫惟明看了他一眼:“你引你宁塞军;守化隆城;切勿自误
杨景晖有些没精打采地应了一声;他的宁塞军在诸军中兵力最少;仅有五百兵;马五十匹;还比不得一个守捉使。这让他在皇甫惟明面前地位不高;好的任务向来是没有的;但象是看守粮草辎重之类的;却从来不少。
“我大军军资;大半皆在化隆;只有一军镇守;不免太少……”王难得听得此语;前出进言道:“大夫;大使;以职下之意;当多遣些兵将才是。”
“还有;叶参军进献推镰;实有大功;大夫当重赏才是。”有人也跟着道。
说话的却是皇甫惟明的一个亲信;众人都有些讶然;皇甫惟明不待见叶畅;这是大伙都知道的事情;现在他的亲信却出面来要为叶畅请功;莫非叶畅收粮收得好;让皇甫惟明对他改观了?
却见皇甫惟明不耐烦地推了推手:“推镰确实是功劳;但不过是一器械罢了;此功且记着就是…
“皇甫大夫;此秋防之时;有功即赏;这才合乎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