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部分(第1/4 页)
“哦?”皇甫惟明神情顿时难看起来;前面一个边令诚;现在这个中使;一个个竟然都敢管他的军务
“皇甫大夫有所不知;此次咱来;除去向皇甫大夫传旨外;还有一责;便是向叶参军传旨。只不过皇甫大夫的是明旨;叶参军的却是口谕。”
皇甫惟明脸色阴阳不定;深深看着叶畅。
他想不明白;皇帝李隆基怎么会有口谕给叶畅;不过是一个区区兵曹参军……
猛然他又想起;最初时自己收到的那些信件。别人的倒还罢了;竟然还有李林甫之信……莫非李林甫的信其实不是他自己的意思;而是天子的授意?
“叶畅接旨。”叶畅跪了下来。
“陛下说;他拗不过虫娘贵主;放你回长安;不过受此教训丨你当知晓;话不可乱说。再有下回;就算不将你扔在边关;也要让你入宫和咱作伴”那中使掩嘴笑了笑;上下打量了叶畅一眼;特别往叶畅胯下看了看。
叶畅只觉得两腿间一凉;而那边皇甫惟明则脸色难得到顶。
他只知道叶畅乃名士;却不曾想李隆基待叶畅如此
这么说来;叶畅岂非天子弄臣一流的人物;这样的人物……自己为难他;可就是麻烦了。唯女子与小人难养;这厮就是这种小人。
想到这里;皇甫惟明又飞快地回忆了一下;觉得叶畅就是要告他黑状;别的地方也很难有什么借口;唯一有可能的地方;就是对化成城见死不救——这个他自有解释。
因此;他嘴角浮起一丝轻蔑的笑容;斜睨了叶畅一眼;看他会如何回应。
叶畅哑然;顿了一顿;然后领旨。
李隆基若是用别的理由召他回去;他还会怀疑边令诚的遗奏没有起到作用;但以虫娘为借口;那就证明李隆基对皇甫惟明的怀疑已经到了猜忌的地步。
怕惊动了皇甫惟明;所以才如此轻描淡写;免得皇甫惟明狗急跳墙;利用自己手中的兵力;来一场什么清君侧之类的行动;或者投靠了犬戎;也是大麻烦。
“皇甫大夫;既然陛下有旨意让我回长安;石堡城……就只能留给你自己去攻打了。”叶畅转头向皇甫惟明道。
皇甫惟明目中掠过一丝怒意;却没有理睬叶畅;拂袖而去。
在他看来;叶畅方才那句话是威胁;要回去进谗言;让他不得调回中枢。他认为叶畅给他造成的最大威胁也仅仅在此;却不知道;因为他屡次三番的算计;叶畅已经下定了决心。
定然要了结掉皇甫惟明的政治生命;让他再也翻不了身。
皇甫惟明走了;那中使向叶畅使了个眼色;叶畅随他出来;那中使笑吟吟地向他揖手:“叶参军辛苦了。”
“不敢不敢;中使辛苦。”叶畅感慨地道:“此地气恶苦寒;犬戎又凶残;中使来此;才是真正辛苦……不知贵使尊姓大名?”
“咱乃国姓;名静忠;如今在厩中掌簿籍。”这内使伸出手来与他相握:“咱视高公为父;二十九贵主也常赏赐咱;与叶参军不是外人。”
他手中挂着一串念珠;虽然相貌丑隆;可眼中却泛着慈祥之光;看起来倒是面恶心善。叶畅却觉得毛骨悚然;不知为何感到不对劲儿;特别是被这个宦官捏着手掌;更是觉得不适。当下定神笑道:“既是如此;那当真不是外人了……李公为我奔波而来;我也准备了些小小礼物;乃是战场上获得的战利品;李公切莫推辞。”
借着奉上礼物的机会;他将手从李静忠手中抽了出来。
他奉上的乃是犬戎人的镏金器;犬戎人工匠水准也不低;特别是在镏金器上;曾作为贡品献给李隆基;甚得李隆基欢喜。而且这一件乃是镏金饰品;大约是来自天竺;因此是佛像。李静忠一见着便欢喜;接过去后向叶畅道了声谢:“若是别的宝货;咱无论如何也不敢要的;不过既是这个;咱笃信释佛;便拜谢叶参军了”
打发了李静忠;叶畅回去收拾收李。李静忠催得甚急;因此次日一早;他们就起程动身。
来时携有大量物资的缘故;行程较慢;去时却是归心如箭;又轻车熟路;只用了二十天;他们便回到了长安。长安在望之时;叶畅不禁生出近乡情怯之感;笑着对身边诸人道:“都有些怕入长安了;你们呢?”
“同样如此啊。”高适笑道。
岑参倒是神采飞扬:“边关行过一遍之后;才知我大唐之广阔;将士之英勇……此次回长安后;我要潜心杜门;将此行见闻都写出来”
众人议论纷纷;叶畅发觉;唯独李白一言不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