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页)
“为哥,你说得还真有道理,不过没你我们可是想都没想过这水底下还有这么值钱的东西。”刘老二现在认准了和沈为合作有钱赚,说话做事都是一付唯沈为马首是瞻的态度。
有了取前四根乌木的经验,加上打捞的时候已经松动了水下的土层,余下的五根乌木打捞起来并没有费多大的事情。不过全部捞上来时间也到了傍晚,总共九根粗细不均的阴沉木摆在岸边,刘老二让古渡鱼村摆了好几桌,准备请那些下水的渔民和筑堤堵水的村民好生吃喝一顿,他已经按着讲好的标准付了报酬,下水的渔民每人还多发了两百块钱。
“老二,马上找货车把东西全部运走,这些东西放在这里不安全。”这九根乌木价值好几百万,财帛动人心,他们在这里捞到乌木的事情现在肯定已经传开,难免有见财起意的人想下手分一杯财喜。刘老二当然懂这个道理,河边拖沙的货车本来就多,他一个电话就把正在他原来料场里拉沙的货车叫了过来。“为哥,拖哪儿去?”刘老二很聪明的没有自作主张,而是问沈为把乌木运到哪里去。
“让你信的过的人开车,去邀月山庄。”沈为在刘老二的耳边小声说道。那儿有赵杰和杨显和的重兵,而且地方很大,东西放在那里安全的多。沈为不怕别的人,而是怕有关部门现场暂扣。虽然和河道管理处说好了,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虽然乌木现在究竟属不属于文物范畴还有争议,但以前在金沙遗址附近挖出大量乌木就被收归国有,主要依据是它留有大量古人生活过的痕迹。近年来,大体上乌木都是由文管或地质部门处置,但乌木也有私人在交易。这次在镇江打捞起来的乌木属原生态,法规上比较模糊,沈为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防万一还是决定马上运走。东西送到赵杰的地方,哪个想动都得掂量掂量后果。
“为哥,这批乌木能值多少钱?”刘老二问坐在身边的沈为。他自己有车不做,硬是要和沈为挤在周丽的越野车里,说是有事在路上向为哥请教。本来沈为是和周丽坐后面,盛华开车,李毅坐副驾。现在只好让周丽坐前面,把李毅换到了后面来。
“台湾艺术家卢泓杰先生是著名的乌木专家。目前,他收集的乌木已有上千件,曾经有一个日本人出价一千二百万元购买他的一根有7369年历史的乌木也被拒绝,你说我们这批货值多少钱?”沈为笑着对刘老二道。一根一千二百万?这次捞了九根上来那不是天价了?刘老二张大了嘴,一时说不出话来。
看到刘老二的样子,沈为接着道:“我们这批乌木的年代肯定没有那么远,而且有很多细根的,不过买给做家具生意的老板的话,几百万总是有的。”“几百万也不错了,呵呵。”刘老二想着沙还没开始收,先就把本钱都拿回来了,心里很是高兴。“老二,有没有想过自己留一根收藏?”沈为随口问道。
“为哥,这批货,你说怎么办我都听你的,你要是自己想留一根收藏,肯定是以后能多赚,那我也跟着你学,留一根在家里。”刘老二的思维很清楚,沈为怎么说他怎么办。“这个一会儿看大家的意思吧。”沈为没有一个人轻易表态,合作的生意,大家在场商量了再说。他摸出电话打给刘老四:“老四,你忙完没有?”“正在吃饭,镇江那边事情完了?”刘老四很精明,一接沈为的电话就知道是乌木的事情办的差不多了。
“你吃完饭一个人到邀月山庄,我们在那儿等你,老二也在一起。”“晓得。马上就过来。”刘老四不动声色,挂了电话。身边吃饭的人都是来给夏林送行的,十有八九是社会上的精英,发财的事还是谁都不知道的好。
接到沈为的电话,赵杰亲自组织人把九根乌木从货车上卸了下来,堆在邀月山庄后面的隐蔽处。刘老四很快也赶了过来。“这批乌木估计是三棵大树和它们的分枝,要不然粗细差这么多。”刘老四看过粗细不均的乌木后对沈为道。
“我也是这样想的,多半是你说的这样,不然哪有那么好的运气,遇到乌木群。”沈为点头符合刘老四的话。
众人走到露天茶园坐下,准备商量一下这批乌木怎么处理。大家喝着茶,却没人先开口说话,赵杰和周丽不开口,刘老四和刘老二更不会开口,都知道这回的财喜是沈为的功劳,他不说话哪个都提不出分配方案。
“老二,你看这批乌木怎么弄才合适?”还是赵杰先说话,不过他先问刘老二,这就透着水平了。他看得出来现在刘老二对沈为的态度。“杰哥,这个我可说不好,这个东西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