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势力整合(第1/2 页)
整军所需的钱粮,自然要从税收中得来,陆记也不可能直接向这些武装力量提供资金,这不利于正规化的建设。而税收,各朝都着重在农税上,如今两府的工商业在陆记的带动下已经起步,商税的潜力远超过农税。
以陆记的经营额计算,若征收百分之十的商税,每年的税金就有七八万两银子,并且以后的增长潜力会更大。若加上其他商家的税银,两府的商税收入将会超过十万两银子。
全面征收商税后,农税就应该减少来,这关系到两府近四十万民众的根本利益。现在农税基本上大都来自自耕农,两府的土地兼并不严重。
唐家这样的本地大家族,之前田地也不过四五百亩,只不过自去年开始,因种植土豆红薯,新开了不少的山地。
所以,这样的社会结构,改造起来要比中原地区要容易得很多。那些地区,越是战乱土地兼并就越严重,已形成庞大的利益集团,这是社会变革最大的阻力。
“杜大人,子恒兄,田地上的产出是有限的,远没有工业的产出无可估量,我陆记就是最好的例子。要真正发家致富,就得行工业之事,一座工坊、工厂,每年的产出要胜过田地万亩以上,这一点两位想必也是心里有数的。”
陆记这次准备将一些民生方面的技术,以授权的方式在两府推广。陆少峰认识到,之前那种将技术封锁起来的做法,短时间内可行,但不利于长期的社会发展。
只有形成充分的竞争,才更有利于构建一个稳定的社会形态。陆记既然要走改造本时空的路子,做出一些牺牲是很有必要的,而且也对陆记的体系发展有好处。
陆少峰还准备将一些较尖端技术积累以项目的形式整合利用,这些项目包括了大型的纺织工厂、造船厂、车辆厂等。这些工厂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核心的技术和制造工艺,都掌握在陆记手中。
这些工厂要向陆记购买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如蒸汽机、齿轮、轴承和特种钢材等,这也是陆记控制这些产业的手段。
“少峰,蒸汽机的神奇我与子恒都见识过的,这些项目大多要以蒸汽机做动力,若陆记能出售蒸汽机,这些项目定然会大有前途,杜某倒是很期待。”
杜刺史首先瞄准了蒸汽机轮船和四轮马车,他没有好高骛远,只专注于交通项目,言下之意是要参与到造船厂和车辆厂两个项目。这两个项目是本时空的重型制造项目,倒也跟他自身的实力相匹配。
唐子恒则看上了纺织厂,之前就跟陆少峰谈起代理收购苎麻原料的合作,在陆少峰研制出使用蒸汽机的纺纱、织布设备后,心里早就有了计较。
衣、食、住、行为最广泛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有了效率超当代上百倍的设备,纺织厂的前景哪能看不出来呢。
“杜大人,子恒兄,现在这些项目,只要正常启动,我陆记就可以下一批很大的订单。有了这些订单,几个工厂最初的半年就可能专事生产,不用为销售操心。”
有技术授权,有资金参与,还有订单,这扶持的力度不可谓不大。杜、唐二人不是傻子,陆记这样的合作伙伴在本时空是独一无二,若还不知道选择、还为屁股底下的官位计较,那就是太不识时务。
千里为官只为财,能在家门口把官位坐稳了,又不耽误发财,家族也能得到飞跃式的发展,还能得到陆记强悍的武力护卫,这时如果陆少峰鼓动两位大人造反,说不定也会得到积极响应。
最后,将这些好处纳入怀中后,陆少峰的整军计划在三人的献计献策中有了大致的雏形。苏家的苏浩将出任两府镇军的指挥使,官面上的事情将由两位刺史向节度使衙门报备。
唐家二郎、永陵府的巡检使将出任两府警察部队的首脑,于年后将两府的差丁进行改编。当然,改编将会在陆记设定的框架内进行,陆记要向警察部队派出督察组,指导和监督警察部队的纪律和行动方向。
在两府之上,设立议政厅,由杜刺史任厅长,唐子恒、苏二叔为副厅长,负责两府的民事、民生方面事务。陆记三兄弟,不在这些机构中担任任何的职务。
这个安排杜、唐二人都很意外,不明就理。
“杜大人、子恒兄,地方事务,非我陆记三兄弟所长,只要按照我们商定的政策办事,相信在几位大人的带领下,两府的民生定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点少峰是有信心的。”
“我兄弟三人,大哥擅长商贸,会专注于陆记商业上的拓展,二哥是军武中人,能守得一方平安、整训好陆记士兵是眼下根本。之于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