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部分(第1/4 页)
“您在特立尼达的事迹我也有听说,伍博士也向我转达了您希望可以做点什么的意愿。我想您既懂英文,又有与英国人打交道的经验,我想骋请您成为我的私人秘书,为我处理与英国人打
尽管他从来没有回过中国,但他似乎从来没有把自己与中国分割开来。这么强烈的感觉,多少与他父亲有关。他的父亲曾经参加过太平天国运动,辗转流落到特立尼达岛之后,仍然忘却不了旧国旧事,一直对儿子说起从前,这种言行对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么?他翻来覆去的想着,忽然站起身来,坚定的说道:“为您效劳,荣幸之至。你若是致力于中华之富强,我便为您当马前卒。”
看着他英俊的面容,李秉衡长舒了一口气,身边又多了一位多才多艺的好手。
“我虽然经受英人教育,但是我明白我华人之苦难多由英人所一手造成。回忆您之前的事迹,我也应振奋,与您一同努力。眼下,不知道有什么需要我去做的?”
李秉衡夫笑道:“有!”
国内的舆论也是一大利器,原本历史上的报刊发展史也是与军阀混战交织在一起的,成为整个混乱年代密不可分的的一部分。
他准备在四”与汉口兴刃报刊。由陈友仁主笔,一为《四”商报》,二为《复兴日报》,两者各有侧重,而《复兴日报》则为英文报刊,向国内外发行。
陈友仁既是律师,也是商人。很能理会他的用意,“可是要借商报宣传兴办实业的好处,联结利益团体,分化支持立宪之资本家?”
李秉衡眼前一亮,“不错,如今立宪派支持者众,即便将来他们附和革命,果实都要被他们所攥夺。而且,他们具有妥协性与顽固性,很容易的被野心家利用。”
对立宪派,熟悉原本历史的他清楚的知道不能与他们硬碰硬,只能拉拢分化,像李平书这样支持革命的,后来也会因为求稳求发展而不希望革命派推翻元大头的革命政府。
他们要求变,但是又不想世道太乱。影响到他们的产业与生意,这是资产阶级的劣根性,不是南洋财团这样的锐意进取的新团体能够比拟的。
立宪派在南有多省势力深厚。原本历史上,立宪派在武昌起义后掌握了多数省的政权,使革命潜伏失败的危机。又逼迫湖北军政府参加南北和谈,使得与北洋相争全面落于下风。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立宪派在革命队伍内部向革命派进攻,迫使革命党人接受了和谈条件,使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统治。
这是相当遗憾的一件事情,正是立宪派的势力雄厚,导致革命党人的努力化为东流水,无数英烈的牺牲成为徒劳,从此开始黑暗的混战时代。
李秉衡一直在处心积虑的分化立宪派,在上海与江淅,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使得新的上海财团能够紧跟他的步伐。
这中间付出了多大的心血与精力,正是股灾与汇丰银行倒闭等动作。才使得那些资产阶级大佬们心悦臣服,成为坚定的盟友。
而湖北湖南则不同,形势相当复杂。难以开解,如今之计,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尽最大的努力。
他早就知道辛亥革命不会再如期爆发,很有可能会延迟,所以他还有时间布局。
所以,他也成为了最不想看到辛亥革命爆发的一个人。
这么快就发动革命,只能便宜袁大头而已,他也曾经动过暗杀袁大头的念头,不过考虑到无法预知今后的大事走向,得不偿失,也就作罢。
现在他连四”都没有彻底掌控。一切的一切,还是那么的虚浮。
四”的立宪派相当的强大,原本历史上的“保路运动”就是立宪派领导的。他们之所以要领导“保路运动”并且不惜使用暴力,不惜与革命党人共同作战,就是因为满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剥夺了他们
所以,解决他们,也要从利益着手。
这一点他是有信心的,当然也有难度,那就是需要作出成绩来,许多立宪派是相当的顽固保守的。就比如南通张赛,即便他对李秉衡佩服的五体投地,但是将他彻底拉入革命阵营,还是相当有难度的,所以这次在上海他一直没有前往南通与张寥会面。
陈友仁从没有在国内待过,并不知道立宪派的势力,也不清楚里面的复杂程度,也并不能理解。
李秉衡解释道:“南弈诸省经济发达,资产阶级实力雄厚,许多立宪派首脑乃为各地大资本家,如湖北汤化龙,湖南谭延河等,他们都是铁路商办之大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