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出行(四)(第1/3 页)
三兄弟在本时空,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直系亲属,对因缘际会而来的亲情看得格外的珍贵。也正因如此,谁都不希望这份得之不易的亲情,被利益所牵绊。
陆少峰早就有想将一切摊开来说的打算,只是之前很难将这些外戚聚拢在一起。这次的潭州之行前,三人就有过沟通,在取得一致后,决定由他来充当这个角色,也只有他的身份最为合适。
“少峰,你难得出门远行,也是第一次来潭州。我跟张兄他们几个,也一直想跟你好好聊聊。现在一切都开始走上正轨,政务院的工作又这么繁忙,还要让少峰你为我们几家的事情操心,实在是过意不去。我先表一个态,少峰你有什么吩咐,我坚决执行。”
王洵之前不显山不露水,做事情比较有分寸,但并没有引起陆少峰的特别注意。现在只开了一个头,王洵就知其深意,并且没有一丝的长辈之态表示心迹。光凭这份能看清形势的本事,不由得陆少峰高看几眼。
“老二这个老丈人,看来有几分的修炼啊,如果确实可用,无妨将来加一加担子。”
陆少峰还只是稍有这个看法,是骡子是马,还得见真章才能下定论。起了这个心思,陆少峰更加面带真诚地说道。
“王叔,你是我们的长辈,谈不上吩咐不吩咐的,我们也就是拉拉家常。老大和老二都有一大摊子的事情,我今天就代表一下,说到哪里就算哪里。都是一家人,不要分什么上下级。”
王洵并没有以长辈自居,在等着苏浩老丈人没到的空档,借机较正式的汇报起工作。他现在是潭州军管会的主任,是联系军民关系的纽带,所以更多地从拥军和维护地方秩序方面入手。
“少峰,子强反复跟我强调过,镇永军是有别于当世任何其它军队的一支百姓的军队。所以,我们潭州军管会的工作,我重点放在了地方稳定和军民关系上。”
在后面的汇报中,王洵娓娓道来,显示出相当扎实的为政经验。而且,跟其它的文人官员不同,他对军事上的认知和当前的军事形势也有自己的见解,看得出来是下了一番狠功夫。
最可贵的是,王洵并不是夸夸其谈,而是言之有物,随口就列举一些实例加以佐证。就连在一旁听着的张轼,也忍不住地跟着附和几句。
陆少峰听得深以为然,王洵是从本时空官员的角度去分析政务院和镇永军的一系列举措的,再吸收了一些后世的理念,可以说很好地因地、因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王叔,潭州毕竟还只是一州之地,而且受永陵的影响较深。我们现在一政策能较好地实施,并不代表以后或在别的地方就能一帆风顺。王叔不妨将眼光放长远一些,比如放到南汉。明年我们肯定是要南下的,南汉的局面与楚南又不同,可以说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和人文底蕴。”
“在楚南适合的政策,放到南汉不一定就合适,所以王叔,我们还得与日俱进。我个人建议,你可以多了解一些南汉的情况,重点是在占领南汉后,如何顺利地实行军事管制。”
这算是画了一个大饼,王洵不动声色的接下这个建议后,说道。
“少峰的南下策略,我多少了解一些,虽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真髓,可既是你们三兄弟定下的大计,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全力支持。”
王洵随后提到,在得知陆少峰的出海造舰计划后,他已在家族内部决定,将在阳州另建一个大型的造船厂,要研制五百吨以上的大船。
“少峰,除了军管会的工作,思来想去,造大型的船只可能你们比较看重的,所以才有了这个想法,也算是为你们探探路积累一些经验。”
阳州靠近大江,能通行千吨以上的大船。王洵还雄心勃勃地提出造千吨大船,希望能从陆少峰这儿得到技术上的支持。
“哈哈,王叔,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话还真是说对了。前些天跟老二他们聊天时,苏浩这小子还跟老二争一个海军元帅的位置。结果还是苏浩赢了,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既然是家常式的闲聊,陆少峰就将之前几人关于海军的争论这事,当成一个笑话说出来。最初,其他人还不明白为什么是苏浩争赢了,听到最后才都哈哈地笑起来。
“小浩这人,还真是后生可畏。不过他说得对,子强是要当统帅三军的,哪能跟小浩去争一个海军元帅的位置。”
张轼适时地给王洵拍上一记马屁后,又说道。
“我们张家、王家,确实要将眼光放长远一些。王兄的眼光让小弟汗颜,我张家两兄弟每天都是忙得顾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