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页(第1/2 页)
“周安,你家那个现在在临海酒楼帮忙啊!”周安点了点头,道:“是啊!”临海酒楼听说很贵啊!一个菜就要好几十文,都够吃好几顿的自助鱼寳了。周安点了点头,道:“虽然贵,不过,还是有很多人的。”据说有很多的京都贵人。周安点了点头,道:“是啊!”陈二少说,这京都来的不在乎钱,在乎的是那情调,不过情调是什么东西,就不得而知了。这些人就喜欢在临海酒楼吃饭,吃晩饭,再坐船玩一圈,你们知道,那个船,坐一次要一两银子。“这么贵的船,居然有人坐?”那海边的坊船,虽然不能打渔,但是,可漂亮了。时光如水,鱼舱县的海鲜干货,名声越来越大,陆林手底下的船队规模,也不断的扩大,陆林在鱼舱县一待就是三年。三年期满,陆林选择了在鱼舱县留任。知道陆林要在鱼舱县留任,鱼舱县的民众十分高兴。船队的人知道陆林会留任,还举办了一场欢庆会。陆林发现,民众对他似乎还挺认可的,这种认可,让他忍不住有种志得意满的感觉。元宝已经十几岁了,这几年,元宝一直在辅助陈小菜做生意,几年历练下来,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冲冲已经开蒙了,陆林将冲冲送到了学堂之中,冲冲的功课还不错,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元宝站在船头,看着万里碧波,有些意气风发。这几年,元宝做生意越来越大,最喜欢的就是海运的生意,元宝跟着船岀了好几次的海。元宝遗传了陈小米的武力值,十分彪悍,船队之中的人,初时还有些看轻这个小鬼,时间一长,就只剩下佩服了。渔民宿舍“老李,你买房子了啊!”一个渔民对着姓李的渔民问道。李姓渔民点了点头,道:“是啊!在镇上买了一个。”这几年,各种海鲜卖的非常好,渔民的生活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很多渔民,都是在临海的海边宿舍买了一个房子,再在村里或者镇上买一个房子。“老李,你儿子是不是要成亲了啊!”老李点了点头,道:“那可不是。”前些年,渔民的日子不好过,这说亲不好说,这媒婆一听是渔民,就嫌弃,但是,现在不同了,这船队里的大小伙子,最是抢手。有时候,经常有村里的丫头,借口过来买鱼,前来相看渔民队里的人。陈小莱这几年,组织了一个渔民船王队,专门驾驭船王,这个船队之中的渔民,都是挑选的年轻,水性好,打渔本事大的小伙子。进入渔民船王队之后,每个月还有月例和一些时节礼物可以拿。渔民都以进入船王队为荣,船王队之中,没有婚配的小伙子,那都是抢手货。老李那个儿子,刚刚进了船王队,一下子就有好几个媒婆找上了门。老李笑了笑,道:“这不都是沾了县令大人的光?要换了几年前,娶媳妇哪里有那么容易啊!”这几年前,他还发愁儿子是不是要一辈子打光棍呢,老李怎么也没想到,儿子也能有人人争抢的一天。几个渔民都点起了头,纷纷表示县令大人的本事大,领导有方。这几年,靠着海鲜干货,渔民都发了一些小财,这附近的村民,有不少种地之余,也打渔来卖。“老李,你这婚事,酒席准备放在哪里办啊!”老李笑了笑,道:“放在自助鱼店。”渔民笑了笑,道:“果然是那里。”办喜事是需要场地,需要人手,桌椅板凳都要准备还是很麻烦的,之前渔民大多没有这个条件,只能简单办理,后来不知道是谁想的办法,把喜事放在自助鱼店办理,十文钱一个人也不算特别贵。后来,陈小菜知道了这件事,就表示渔民成亲,要是想放在自助鱼店办,可以提前包场还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把一众渔民都乐坏了,之后,放在自助鱼店办婚事的渔民,就越来越多了。鱼舱县的海边酒楼之中,不少人正在喝茶聊天。鱼舱县的海鲜名头传出去之后,有不少人慕名而来。这临海酒楼可以从窗户看见外面的海,正是这些人最喜欢的一个人。因为临海酒楼刚开的时候,名声不响,来的人也不多。不过,有诚王爷的卖力宣传,这临海酒楼已经成了很多学子必到之地,许多学子来了之后,就在海边吟诗作对,临海酒楼贴心的为这些人准备了笔墨纸砚,一些好的作品,会挂到酒楼的墙上。几年下来,临海酒楼的规模不断扩大。陆林在湖边,准备了一艘大的楼船,楼船雕梁画栋,比船王的造价还要高岀数倍,这艘船倒不是用来打渔的,而是,用来的载客游玩的。虽然渔民觉得这船不实惠,然而这船却是能给陆林带来了巨额的收益。陈小麦站在庭院之中,有些期待的左顾右盼。纪云安看着陈小麦,道:“别着急,一会就来了。”陈小麦点了点头,道:“知道了。”纪云安考中了探花之后,仕途一片通畅,陈小麦大部分的时间,都待在了京都。陈小菜和元宝最近会来京都玩耍,陈小麦早就等着了。“你弟弟的事情,怎么样了?”纪云安撇了撇嘴,道:“管他去死?”陈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