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静脉输液(第1/2 页)
在登汉为新护理培训的神圣殿堂里,一场关于静脉输液进阶知识的深度探索之旅正徐徐拉开帷幕。这里,是知识的熔炉,是培育护理精英的摇篮,每一位踏入此地的学员都怀揣着对护理事业的无限热忱与敬畏之心,渴望在静脉输液这一关键护理领域中汲取更多的智慧与力量,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晨曦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培训中心宁静的小径上。学员们鱼贯而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专注。今天,他们将深入学习静脉输液的进阶知识,尤其是针对刺激性药物静脉输液这一充满挑战与风险的领域。
资深护理专家林教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上讲台,她目光坚定而温和,扫视全场后,缓缓开口:“在现代医疗中,静脉输液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但当涉及到化疗药物等刺激性物质时,我们面临的挑战将陡然升级。静脉炎,便是其中最为棘手的潜在并发症之一。因此,学会敏锐观察其早期症状并有效预防,是我们今天的核心课题。”
林教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静脉炎早期症状”几个大字,随后详细讲解起来:“同学们,静脉炎早期往往表现为输液部位的轻微疼痛,这种疼痛可能是隐隐作痛或刺痛,类似于蚊虫叮咬后的不适感。同时,局部皮肤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发红,颜色较正常肤色略深,范围通常较小,可能仅局限于穿刺点周围几厘米。此外,触摸输液部位时,能感觉到皮肤温度略有升高,比周围正常皮肤稍热一些。有些患者还可能会诉说输液的静脉有紧绷感或发硬的现象,这是因为炎症开始影响血管壁的弹性。”
台下的学员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着,有的微微皱眉,似乎在脑海中努力构建这些症状的画面;有的则快速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要点,笔尖在纸张上划过,留下一行行求知的痕迹。
“那么,如何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呢?这需要我们从多个环节入手。”林教授的声音坚定有力,如同敲响的战鼓,激励着学员们投入到这场静脉炎预防的战斗中。
“首先,是输液部位的选择。对于刺激性药物,我们应优先选择粗直、弹性好、血流丰富且易于固定的静脉,如上肢的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等。避免在关节部位、下肢静脉以及同一部位反复穿刺。这就好比我们为药物开辟一条宽敞、通畅的高速公路,让它们能够顺利前行,而不会在狭窄的小道上拥堵、刺激血管壁。”
“其次,在穿刺技术上要精益求精。进针时要确保角度合适、动作轻柔,减少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避免留下粗糙的痕迹。穿刺成功后,妥善固定针头也是关键,防止针头在血管内移动、摩擦,引发炎症。”
“再者,输液过程中的护理不容忽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根据药物的性质和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调节。刺激性药物通常需要缓慢滴注,让血管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药物的刺激。同时,要密切观察输液部位的情况,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检查,不仅仅是依靠患者的主诉,还要主动去查看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等。这就如同守护一座城堡,时刻巡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出现危险的角落。”
林教授一边讲解,一边在讲台上进行着模拟操作演示,她的双手熟练而敏捷,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学员们围拢过来,眼睛紧紧盯着教授的双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在互动环节,一位年轻的学员小李举起手问道:“教授,如果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已经出现了早期静脉炎症状,我们应该立即停止输液吗?”
林教授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回答道:“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当发现早期静脉炎症状时,我们不能盲目地立即停止输液。首先要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症状较轻,比如仅有轻微疼痛和轻微发红,可以先尝试调整输液速度,适当减慢滴注,并在局部给予热敷或湿敷,观察症状是否缓解。但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如疼痛加剧、皮肤肿胀明显、出现条索状红线等,那么就需要立即停止输液,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抬高患肢、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等。”
另一位学员小张也问道:“教授,在预防静脉炎方面,有没有一些特殊的药物或材料可以使用呢?”
林教授微笑着点头:“当然有。比如,我们可以在输液前在穿刺部位涂抹一些具有保护血管作用的药物,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等,它可以减轻药物对血管的刺激,促进血管内膜的修复。此外,现在还有一些新型的输液材料,如聚氨酯材质的留置针,其生物相容性较好,对血管的刺激性相对较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但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