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山西省—廖姓、邹姓、熊姓(第1/2 页)
廖姓
- 起源:
- 出自己姓:为上古时期廖叔安之后裔。相传帝颛顼有个后裔叫叔安,夏时因封于飂国(又作蓼国,今河南省唐河县南),故称飂(古廖字)叔安,其后代以国名飂为氏,后称廖氏,这是河南廖姓的起源。
- 出自姬姓:周文王有个儿子叫伯廖,因受封于廖邑,其后裔也有以邑名廖为氏。这支廖氏,望出巨鹿。
- 出自偃姓:尧、舜的贤臣皋陶的后裔,夏时受封于蓼(今河南固始县),春秋时英、立等小国即皋陶后人所建。楚穆王四年灭英、立二国,其后子孙有以国为氏,或以姓为氏,即为廖氏。
- 改姓而来:一是为躲避殷纣暴政,缪、颜二姓有隐居于黄河西北(今陕西与山西交界处黄河段),改姓为廖;二是明代福建人张元入赘廖家,改姓廖,其子孙遂为廖姓。此外,还有赐姓或少数民族汉化改姓为廖姓的情况。
- 变迁:
- 早期发展:廖姓最早发源于河南省境。秦汉之际,廖姓始有迁往周边地区者,并且逐渐形成了一些以地域为特色的分支,如伯廖一支形成巨鹿郡望。另有汝南廖姓后裔廖惠避秦之乱而迁河南。
-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廖姓大举南迁。廖惠后裔廖化自襄阳(今湖北省襄樊)迁入四川,是为入蜀始祖。同时,还有其他分支迁至江南各地。
- 唐宋时期:唐初有廖姓随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唐末又有廖姓随王潮、王审知入闽。到宋代,廖姓已是福建大姓,名士辈出。
- 明清时期:明代,山西大槐树廖姓分迁于河北、河南、江苏、北京等地。清代,闽粤廖姓有入台进而移居泰国、新加坡等地者。
- 在山西省的分布:在山西省,廖姓的分布相对较为分散。历史上,明代的大槐树移民对山西省廖姓的分布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大槐树移民是明朝政府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徙活动,许多廖姓族人从山西大槐树出发,迁往其他地区,同时也有部分移民在山西省内重新定居。如今,在山西的太原、大同、运城等地区可能有廖姓人口的聚居。比如在一些历史悠久的城镇或乡村,可能存在着廖姓家族的聚居点,他们在当地繁衍生息,形成了一定的家族传承和文化特色。
邹姓
- 起源:
- 源于姚姓:舜帝姚姓,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是商朝的诸侯国。邹国古城在今山东邹城东南的古邾城。春秋初,邹国为曹姓邾人所夺,邹人被迫迁到今山东邹平南,后为齐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称邹姓,姚姓之邹的历史至少有 3500 年。
- 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改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曹挟建立了邾国,又称邾娄国。春秋中期邾国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纪王城),后为大国鲁国的附庸国,战国时期,鲁国君主鲁穆公姬显在孟子的建议下,强行改邾娄国为邹国。周烈王姬喜七年~周显王姬扁二十九年间(公元前 369~前 340 年间),楚宣王熊良夫亲率楚军灭了邹国,故国子民以原国之名为姓氏,称邹氏,与曹氏、朱氏同宗同源,是为荆州邹氏。
- 源于子姓:据多部《邹氏宗谱》记载,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地邹邑,其子孙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满族邹佳氏,亦称组佳氏,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邹氏、组氏、铁氏等。
- 变迁:
- 先秦时期:邹姓的活动主要在山东地区,这里是邹姓的起源地和早期发展的重要区域。
- 秦汉以后:邹姓很快迁到河南、湖北地区。此后,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口的迁徙,邹姓逐渐向其他地区扩散。
- 三国两晋时期:邹姓已挺进到陕西,南下渡长江入湖南、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
- 唐朝时期:经过二次中原南下大移民,邹姓主体移入了江南,福建、广东等地的邹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清朝时期:邹姓进入了台湾地区。
- 在山西省的分布:明朝初年的大槐树移民是邹姓在山西省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大槐树移民中,有不少邹姓族人从山西迁往其他地区,同时也有部分邹姓移民在山西省内重新定居。在山西省内,邹姓可能在太原、临汾、运城等地区有一定的分布。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