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器晚成(第1/2 页)
“焱哥儿,刘千户有请!”
玄武卫驻地,两名白袍官差奉刘庆指示,前来邀请王焱。
“刘兄也到武昌城内?”
听到是刘庆邀请自己,王焱有些惊讶。
刘庆是他在建康为数不多的可靠朋友。
之前东厂的番子故意找茬,刘庆不惧阉竖,主动赶来帮忙。
就冲这份恩情,王焱都愿意交了刘庆这个朋友。
玄武卫现在只有二百多人,已经无法承担护卫皇帝的职责,从抵达武昌城,便一直在城外驻扎。
不仅是玄武卫,其余诸军各卫,也都是驻扎在城外,没有皇帝的命令,不准入城。
目前摆在光烈帝面前的有三大难题。
第一,沿海倭患,从十几天前三路真倭相继入侵嘉兴府、临安府、宁波府等十余府县后,倭患已经对沿海地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大量军民死于倭患之手,无数财富流入倭寇的腰包。
沿海地区的经济生态被彻底摧毁,从波斯、天竺、暹罗等国漂洋过海而来的商人,要么被困在内陆,不敢挪动,要么就是已经遭受了倭患的劫掠。
大量商船无法出海,同样的也有无数商船,不敢进入大周海域。
丝绸、陶器、茶叶等紧俏物资,已经堆积如山,无法出手。
海外各国对这些货物的采购价,也是一天一个价,不断攀升。
暹罗、波斯等国的使节天天堵着礼部衙门,要求礼部尽快给出交代。
得到太子授命的张绍,已经组织了一万官军,进入嘉兴府地区,一面张榜安民,一面剿匪杀倭。
张绍年轻时做过武官,但他是文人出身,在军队中遭受排挤,故而没做几年,便转回文官体系。
这些年一直得过且过,常常感叹自己一身才华,无处施展。
教导太子时,也是长篇大论,让柴轩很是头疼。
他不怀疑张绍的才华,只是觉得张绍在军事方面上,是纸上谈兵。
此次让张绍领兵驱逐倭寇,实在是柴轩没有可用之人。
枢密院那边,虽然有无数将领可以推荐。
但柴轩不信任贺方这位枢密使,因为贺方迄今为止,都没有公开表态支持自己。
不像齐鸣、裴元智这些文官大佬,早早的站队到了自己身边。
非友即敌,既然贺方不是自己的支持者,那肯定就是柴旭的敌人。
众所周知,四皇子柴旭是柴轩最大的竞争者。
光烈帝嫡出六子一女,长子早夭,柴轩是次子,三子在光烈二年的诸王之乱中惨死。
四子柴旭,有游侠之气,向来不拘身份,好结交四方豪侠,并且从小就在军中历练,深得军中将士的爱戴。
几年前,光烈帝在紫金山围场打猎,柴旭随行。
等光烈帝返回建康,便暗中禁足了柴旭。
外人不清楚内情,还以为光烈帝是为了维护太子的声望,要打压柴旭。
只有部分聪明人猜出了内情,柴旭估计是想趁着光烈帝打猎的时候,召集心腹逼宫。
结果被光烈帝提前识破,令柴旭的逼宫大计破产,为了皇室颜面,光烈帝没有声张,而柴旭也装作若无其事。
此后柴旭就渐渐淡出了中枢,尽管他多次拜见光烈帝,想要争取一下,可都被光烈帝给无视了。
柴轩和东宫的诸位属官,商讨过此事。
尽管也有大概猜测,可没有实质证据,也无法得知真相。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柴旭对军队的影响,是远大于柴轩的。
若是光烈帝有一天驾崩,柴旭狗急跳墙,举兵造反,东宫有几成胜算?
汪洋、谢春和张绍经过模拟,都认为柴旭胜算很大,因为东宫没有压制柴旭的绝对武力。
这也是东宫为何要拉拢王焱这样的新起之秀,柴轩等人都极为看重王焱这样从底层爬上来的军官,因为这样的军官,能打,并且只要施恩得当,就能得到他们的忠诚。
不过,随着张绍的挂帅出征,柴轩的某些烦恼瞬间烟消云散。
二月初九,张绍在嘉兴府平湖港遭遇北九州倭寇松浦秀。
因为着急赶路,张绍只率领了两千健卒先行,剩下八千人马被张绍撒开,形成一张大网式进军,从三面进入嘉兴府。
誓要将真倭、假倭在嘉兴府的地界上全部剿灭。
松浦秀早早收到情报,知道太子太保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