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律法(第1/2 页)
加冕结束后,宫前广场便迎来了一群别样的色彩——那些身姿曼妙的伎伶彩女。她们踏着轻盈的步伐,如同踏云而来的仙子,纷纷扬扬地散落在宽阔的广场之上。歌声与舞姿在她们身上交织绽放,如同莺歌燕舞,百乐齐鸣,将整个广场渲染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此刻的天启城,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喜悦之力所笼罩。大街小巷中,锣鼓声震天响起,如同一曲曲激昂的战歌,激荡着人们内心的热血与激情。老百姓们自发地涌上街头,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仿佛每一个细胞都在为这个特殊的日子而欢呼跳跃。整个天启城陷入了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热闹非凡,如同盛大的节日一般。 乾王已经完成了他的加冕仪式,此刻已经回宫去宴请那些远道而来的各国使节以及军政要员。朝贺的队伍也渐渐散去,但空气中依然弥漫着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气息。御道两旁,那些威武的武士依然矗立着,他们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如同一座座坚固的石碑,守护着乾王的尊严和天启城的安宁。 在欢腾如潮的人群中,李文费力地挤出了一个缺口,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投向了广场中央那些欢舞跃动的乾国军民。他们的脸上,每一道皱纹、每一个表情,都深深地刻写着对乾国的无尽忠诚与敬畏。这种情感,在乾国的土地上,犹如千年古木般根深蒂固,几乎达到了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地步。 然而,李文知道,乾国的税收和徭役之沉重,并不比其他几国轻松多少,反而更加的繁重。这种矛盾的情感在他心中翻涌,李文在欣慰之余,也不禁泛起了一抹困惑。 李文想找个清净之地暂时歇息,于是转身离开了繁华的御道大街,步入另一条幽静小巷。在巷子的拐角处,一幢二层酒楼静静矗立,古朴而宁静。 李文刚走到酒楼门口,就被热情的店小二迎了上来。店小二满脸堆笑,一双眼睛眯成了月牙儿,口中滔滔不绝地介绍着:“客官里面请!这可是全天启城最高档的酒楼了!”说着,他便引领着李文踏上了嘎吱作响的楼梯。李文听着店小二的描述,心中差点忍不住笑出声来。 李文随着店小二的引领,来到了酒楼的二楼。尽管这酒馆的外观显得有些破旧,但内部的陈设却还算干净整洁。他目光在四周扫视了一圈,最终选择了一张靠窗的桌子悠然坐下。窗外的街道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各种吆喝声、交谈声不绝于耳。 他轻轻敲了敲桌面,然后吩咐道:“一盘牛肉,半斤酒。” 店小二闻言,上下打量了李文几眼,他微微压低声音,谨慎地说道:“先生,看您的似乎是外地来的吧?可能您还不太了解我们大乾的规矩。在我们这里,酒馆里供应的膳食都是按照客人的爵位来决定的。” 李文闻言一怔,眉头微微皱起。他好奇地问道:“这个规矩我倒是头一次听说。难道这不是大王针对军队和官员的规定吗?我们都是普通百姓,在酒馆里喝酒吃饭,难道也要遵循这个规矩?” 店小二摇了摇头,耐心地解释道:“先生有所不知,大乾天下莫不如此。自从大王颁布了这道法令后,全国上下无一例外都要照办。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无论是在军队还是在酒馆,这个规矩都是通用的。所以,还请您谅解我们的难处。” 李文轻轻地点了点头,对于乾国那严苛至极的律法,他也有所耳闻。在这个国家,律法对任何人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怜悯和宽容。 他回想起乾国曾有一任丞相的悲惨遭遇。那位丞相,本是国之栋梁,才华横溢,却被人恶意诬告谋反。在无奈与绝望之中,他选择了逃离京城这个是非之地。然而,没有身份印证的他在逃亡路上四处碰壁,无人敢收留这个可能带来灭门之灾的“反贼”。 最终,将那位丞相被捉拿归案。在天启城的刑场上,那位丞相遭受了车裂之刑,死状惨烈,令人不忍卒睹。乾国律法的严酷无情由此可见一斑,连丞相这样的高官都难以幸免。据说那位丞相在生前还曾参与制定律法的工作, 李文挥了挥手,声音中带着几分随意与洒脱:“我是外国学子,对这些规矩确实不太清楚。你看着安排吧,只要别太铺张就行。” 店小二应了一声,诺诺而退。李文独自坐在窗边,目光透过半开的窗户,望向外面雀跃的人群。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他们的脸上洋溢着欢笑和喜悦,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然而,这一切都无法打破李文内心的沉思和忧虑。 他已经周游列国一年多了,身负重任却一无所获。每当想起师父的嘱托和期望,他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愧疚和自责。他曾信誓旦旦地立下誓言要振兴师门,如今却空手而归,无颜面对师父和众位师兄弟。这种失落和挫败感几乎让他无法承受。 在乾国,左丞相岳翎与太后专权跋扈。他们如同一座坚固的堡垒,将乾国的权力和资源紧紧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