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泸水陈情北伐(第1/3 页)
泸水祭亡之哀
诸葛亮平定南中后,大军开始班师回朝。当行至泸水之畔时,那原本平静的泸水,此刻在众人眼中却仿佛带着一抹哀伤的色彩,水面波光粼粼,却似是无数亡灵的眼眸在闪烁,透着丝丝悲凉。
诸葛亮站在岸边,望着那滔滔泸水,心中满是沉重。他想起了在南中征战的日日夜夜,那些为了平定叛乱而英勇牺牲的将士们,他们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那奋勇杀敌时的呐喊声,那受伤时的痛苦呻吟声,都还萦绕在耳边。他的眉头紧紧皱起,眼神中满是悲痛与惋惜,手中的羽扇也不再轻轻摇动,而是紧紧地握在手中,仿佛这样就能抓住那些逝去的生命一般。
诸葛亮转身面向众将士,声音低沉而沙哑,却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说道:“诸位将士,此次南征,我军虽获全胜,可也有众多兄弟永远留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为了蜀汉的安稳,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我们即将回朝,切不可忘了他们的牺牲,今日,便在此处祭祀他们,让他们的英灵得以安息。”
众将士听闻,皆面露悲戚之色,有的眼眶泛红,强忍着不让泪水落下;有的则默默低下了头,为逝去的同袍默哀。随后,士兵们开始准备祭祀的物品,他们动作轻柔,仿佛生怕惊扰了那些沉睡在地下的英灵。摆上祭品,燃起香烛,那袅袅青烟缓缓升起,在风中摇曳着,好似是在传递着生者对逝者的思念与敬意,向着那无尽的苍穹飘去。
诸葛亮走上前,亲自斟满酒,然后缓缓洒向泸水,那酒水落入水中,溅起一圈圈涟漪,仿佛是泸水也在为这些亡灵落泪。他口中念念有词,那话语满是对牺牲将士的缅怀与感激,声音在泸水之畔回荡,带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沉浸在这深深的哀伤之中,就连那平日里威风凛凛的军旗,此刻也低垂着,在风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仿佛也在一同为亡灵哭泣。
班师回朝之景
祭祀完毕后,大军再次启程,朝着蜀汉的都城进发。那行军的队伍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在山间缓缓前行,士兵们的脚步声整齐而有力,“哒哒哒”地响,只是此刻这脚步声中少了出征时的豪迈,多了几分归家的感慨。
诸葛亮坐在战车上,目光远视,望着前方的道路,心中思绪万千。他想着此次南征的收获,虽收服了孟获,平定了南中,可这一路的艰辛也只有自己知道,那些死去的将士,那些流过的血汗,都成为了这胜利背后沉甸甸的代价。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蜀汉更加强盛,不负先帝的遗愿,不负这众多将士的牺牲。
沿途的百姓得知蜀军班师回朝,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他们手中拿着自家准备的食物、酒水,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眼中满是对蜀军的崇敬与感激。有的百姓高声喊道:“丞相辛苦了,蜀军将士们辛苦了,多亏了你们,咱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呀!”那声音此起彼伏,在空气中回荡,如同一曲温暖的赞歌,传入将士们的耳中,让他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连日来的疲惫仿佛也减轻了许多。
将士们看着热情的百姓,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接过百姓递来的食物,连连道谢,那场景充满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仿佛一幅温馨的画卷,在这乱世之中显得格外珍贵。魏延骑着马,走在队伍中,看着眼前的景象,笑着对身边的士兵说道:“咱们这一趟没白辛苦,瞧这百姓多热情,只要能保他们平安,咱就是再累也值了!”士兵们纷纷点头赞同,眼神中透着自豪与满足。
朝堂上表决心
回到都城后,诸葛亮并未停歇,而是立刻着手准备北伐之事。他深知,蜀汉偏安一隅,若想兴复汉室,就必须要主动出击,收复中原失地,这是先帝的遗愿,也是他一生的志向所在。
在朝堂之上,诸葛亮身着朝服,身姿挺拔,那神情严肃而庄重,眼中透着一种坚定的光芒,仿佛燃烧着的火焰,任何困难都无法将其熄灭。他朝着后主刘禅躬身行礼,然后缓缓开口道:“陛下,如今南中已定,后方安稳,臣以为,此时正是北伐中原的大好时机。先帝一生为兴复汉室奔波,临终前将此重任托付于臣,臣不敢有丝毫懈怠,愿率大军出征,讨伐曹魏,还于旧都,望陛下恩准。”
刘禅坐在皇位上,年纪尚轻,看着诸葛亮那坚毅的模样,心中虽有些担忧,可也深知诸葛亮的能力与忠心,他微微点头,说道:“丞相所言极是,朕也盼望着能早日收复中原,只是这北伐之事重大,还需丞相多多费心,一切但凭丞相安排便是。”
诸葛亮再次行礼,谢过刘禅后,从衣袖中取出早已写好的《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