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 13 章(第1/2 页)
《[三国]落子不悔》最快更新 [aishu55.cc]
回来的几天里,除了吩咐人去做脱粒机外,唐婥便终日疲懒的躺在床上,抖动着竹简看些庶物。其实也不是她什么都不想干,实在是拗不过身边的人。
夏日劳作是相当辛苦的,不管唐婥如何想去看看今夏农田浇灌的情况,乳母吴氏都坚决反对。
她拿来从冰窖里镇过的荔枝,温声劝着坐在回廊边正在写信的唐婥,“不是奴阻拦,只是如今这日头正盛,而少君又将出嫁,这要是中了热邪可如何是好?”
唐婥正在看自己唐珍送来的信,信里谈到他已经派人去查太平道的动向,让她安心准备出嫁,莫要再为这些事忧心。
唐婥偏头想了想,一边随口应付吴氏,答应她不会再去地里,一边给唐珍回信,“如今百姓艰难,无地流民难免会有反意,如国家(1)有意,还请大父多为百姓费心。”她如今能做的不过就是劝劝唐珍为百姓进言,自己守住手下的佃户们,至于其他都已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外了。
当然,这个时代也从没要求过像她这样的贵女关心时事政治,能在父兄聊天时可以谈笑几句就已经是颇有才华了。
唐婥写完信,才拿去管事送上来的滕臣滕器的单子。
吴氏看到唐婥终于对自己的婚事上心,高兴的念叨着“司空为少君挑了个好人家,前些日子有从颍川来的仆役拜见府里诸人,打听少君的事。观其言行不似一般宵小,姑爷家定是良善人家!”吴氏并不清楚荀氏在士族之中的地位,也从未听说过荀彧的美名,只是单纯的凭借着来往仆从的言行举止来判断这个新姑爷家中情况。她是不担心那荀氏的财力的,这大汉比她们少君强的也没有几个,嫁谁都是下嫁,有汝阳侯的爵位在,任谁也不敢欺负她。但作为乳母,她还是希望少君能有个温良的夫家,就算没有男女之情,至少还能得到敬重和脸面。
总不能再找个像傅家一样,得了便宜还羞辱少君。
“荀氏高洁,阿姆莫要担心他们的为人。”唐婥微笑着将腾臣的人选调整了一下,又转头对吴氏说,“阿姆也不要准备太多人,荀家清简,恐会不喜这些。咱们刚去,还是莫要惹人注目的好。”
吴氏想了想,点点头,“若是少君不喜欢颍川,恐怕还是要回来住的,一次性带很多人去确实不方便。那就少带些人吧!”
唐婥晃了晃脑袋,抿着嘴没有说话。
刚到八月,庄园上的匠人就带着先前做的脱粒机来找唐婥。结果在主家扑了个空,菽无奈地说,“您还是去私塾找少君吧,今天一早就去看那帮娃娃了。”
匠人一天马上就明白了。他家幼子也在庄园里的私塾读书,少君经常去私塾里亲自教孩子们读书。因着汝阳侯封邑是由好几个村子组成的,私塾是几个村子公用的,为了能让孩子们上学方便,唐婥专门将私塾安置在了各个村庄的交界处,所以距离真正的汝阳侯府还有一段距离。
其实也可以在府里等唐婥回来,毕竟她不可能住在私塾里。
但是他并不想等下去,立刻拖着脱粒机转身去找唐婥。
而此时,唐婥正笑眯眯的和正处在启蒙时期的孩子们读《仓颉篇》(2)识字。她温和的对围坐在身边的佃户之子说,“刚刚识字就学这个,会不会觉得有些困难?”
《仓颉篇》的开头就是非常复杂的字,又没有拼音帮助记忆,如果是发育比较迟缓的孩子恐怕会觉得有些吃力。
“唔。”她旁边一个叼着糖糕的小孩子嘟囔了几声,将糖糕咽下去后才说,“初学是有些吃力,不过先生教的有趣,我们都还能记住。”
周围的几个孩子也应和着。
“先生?”唐婥很清楚自己请的诸位私塾先生都是什么水平,顶多是识些字又读了些《论语》什么的,要说学识和教育智慧那是几乎没有的。
其实她也有心请些好老师,只可惜如今的知识都被世家大族掌握,能被聘来教佃户们的先生都是学识不高的寒门子弟,她这里又不像是颍川那样书院遍地的地方,读书人也少,想找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
所以她才隔三岔五的来私塾教孩子们。
孩子们听出唐婥的疑惑,七嘴八舌的解释道,“张先生是新来的疾医,说是游学到汝阳,暂时落脚到咱们这的!”
“您不在的时候来的。”
“闲暇的时候,才来私塾教我们!”
“张先生医术也很好——阿母之前得病,就是他医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