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前传历史真实故事 > 第36章 班超完美谢幕

第36章 班超完美谢幕(第1/4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宝石人如何捂住自己的马甲一人:拜师少林,秒学72绝技造反造到大动脉,发现自家是皇族上古卷轴:桥战锤40K最强星界军陆子的王朝逆袭之旅开局摆平剑魔,再来拯救符文之地五行三界小马宝莉之我为谋士统治全球从小山贼开始反清,从抢劫八国联军开始假面帝骑:总裁,你想和谁谈恋爱少年安王家父范疆,开局我大骂张翼德我靠直播把老祖宗搞破防了朱元璋懵了,大明火车满地跑万龙湾的当家少妇们斩神入仙逆:万魂幡里做兄弟直播修物:我在箱中世界当天神四合院:61开局,我是天才

和帝那时候啊,阴皇后因为嫉妒邓贵人,被和帝给察觉了,就一直提防着她。到了永元十四年,突然有人告发阴后,说她和外祖母邓朱等人搞巫蛊之术,私下诅咒别人。和帝马上派中常侍张慎和尚书陈褒,会同掖庭令,把邓朱还有她两个儿子邓奉、邓毅,以及阴后的弟弟阴轶、阴辅、阴敞都抓来,严刑拷打。这俗话说“三木之下,何求不得”,很快就录下口供,说诅咒的事儿是真的,按大逆不道的罪论处,然后把这事儿上奏给和帝。

和帝本来就和阴后不和,看到奏报,也不管什么旧情了,就叫司徒鲁恭拿着节杖到长秋宫,去把阴后给废了,让她搬到桐宫去住。这鲁恭以前从侍御史一路升到光禄勋,很受和帝宠信。之前司徒刘方犯罪自杀了,光禄勋吕盖接任没多久也被罢官,鲁恭就当上了司徒。鲁恭去废后的时候,阴后也没办法,只好交出玺绶,搬到桐宫。那地方冷冷清清的,阴后心里又悔又愤,整天以泪洗面,茶不思饭不想,最后身体越来越差,没多久就去世了。她这也是自找的,谁叫她心眼儿那么小呢。

宫人把阴后去世的消息告诉和帝,和帝就给了一口棺材,简单把她给葬了。邓贵人听说阴后被废,还上书劝阻,不过和帝没听她的。邓贵人就说自己病得厉害,不敢当夕,这样过了几十天。有司请和帝续立皇后,和帝就说:“皇后可是六宫的领袖,得和我一起承担宗庙社稷,母仪天下,可不能随随便便就立。我觉得宫里的嫔御,就邓贵人品德最好,能当皇后。”邓贵人听到这话,赶紧上书推辞,说让给后宫的周冯等贵人。又过了一个多月,和帝下定决心立邓贵人为后,邓贵人再三推辞,最后还是因为和帝的诏书安慰鼓励,才登上后位。这可算是大功告成了,宫廷里里外外都庆贺。

和帝这人崇尚儒术,选用正派人,和他父亲挺像的。沛人陈宠,是前汉尚书陈咸的曾孙。陈咸为了避开王莽辞职隐居了。陈宠从小就被他爹陈躬教导,要慎用刑罚。陈宠一开始在州郡当个小吏,后来被司徒鲍昱征召,当了辞曹,负责天下的讼狱,平反了很多案子。他还帮鲍昱写了《辞讼法》七卷,鲍昱呈上去后,就成了《三府定法》。后来陈宠又升为尚书,因为和窦氏作对,被外放到泰山、广汉等郡当太守,在当地息讼安民。窦氏倒台后,陈宠回到朝廷当大司农,接着代替郭躬当了廷尉。郭躬精通法律,为人宽厚,名声很好,在廷尉这个位置上干了十多年,救了不少人。郭躬去世后,陈宠接任,他经常用经书里的道理来断案,力求宽大公平,当时的人把郭躬和陈宠并称,都夸他们。

司空张奋被免职后,太仆韩棱接任。韩棱这人刚直,之前也做过不少事,大家都很认可他。太尉张酺因病请求退休,他推荐魏郡太守徐防代替自己。和帝就升大司农张禹为太尉,征召徐防当大司农。张禹是襄国人,他族祖姑嫁给了刘氏,就是光武帝的祖母。他祖父张况跟着光武北征,在常山关战死;他父亲张歆是淮阳相。张禹这人老实节俭,跟着桓荣学习,被举为孝廉,当了扬州刺史。有一次他过江巡查,当地吏民说江里有伍子胥的神灵,不容易过去。张禹大声说:“伍子胥要是有灵,应该知道我是来治理百姓的,怎么会害我呢?”说完就击鼓渡江,平安无事。后来他在各个郡邑任职,判决囚犯、查明冤案,老百姓都很信服他。后来他转任兖州刺史,也有很好的政绩。再后来当大司农,把吏曹管理得井井有条。等他升为太尉,在朝廷上很有威严,朝廷很倚重他。徐防是沛人,名声也不错,他祖父徐宣、父亲徐宪都精通经术,徐防继承家训,被举为孝廉,进入朝廷当了郎官。他这人长得严肃,品行谨慎,一路升到司隶校尉,又外放到魏郡当太守。和帝因为张酺的推荐,把他召回当大司农。正好司空韩棱去世,太常巢堪接任但不称职,就升徐防为司空。徐防很注重经学,把经文章句分析得很清楚,经训也因此更明白了。

司徒鲁恭也是因为精通经学而被重用。他弟弟鲁丕更好学,五经都精通。章帝初年,下诏举荐贤良方正,有一百多人应举对策,只有鲁丕没去应举,却得了高第,被任命为议郎,后来调任新野令,干了一年,政绩考核是最好的。又被提拔为青州刺史,后来调到赵地当相。他的门生有一百多人跟着他学习,关东人都传颂说:“五经复兴鲁叔陵。”鲁叔陵就是鲁丕的字。东汉从光武帝重视文化,到这时候三代都崇尚经学,所以士人很多因为这个受到赞誉,也因此得到荣耀。鲁丕后来又调到东郡、陈留等郡当太守,因为犯错被免官。侍中贾逵上奏说鲁丕学问深、品行好,应该任用,不应该废弃,和帝就又征召鲁丕为中散大夫。

永元十三年,

目录
天道之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