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一方要求救,一方要救人,救人的一方自然占据着谈判的主动权。所以,孙权在和谈中占主导地位是非常容易理解的。
“江东和谈”虽然救了刘备的命,但它却将战争的胜果交到了孙权的手中,很不利于刘备的未来发展。从周瑜仅仅将油江口给刘备来看,荆州的土地分配权的确在孙权手中。刘备若想得到更多的荆州土地,只有向孙权去借才行。
对于刘备的东行见权,诸葛亮也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江东肯定有人想陷害刘备,所以建议刘备最好不要去。
如果不去见孙权,刘备该怎么办呢?是永远困在油江口呢,还是不经孙权同意便堂而皇之去抢夺荆州呢?对此诸葛亮并没有提出具体的意见。因为这里面的情况太复杂了,诸葛亮只能提出担忧,而无法提出新的发展措施。
。。
第九篇 荆州迷惘(2)
从刘备毅然赴江东的情形看,刘备既不愿违背当初的协议,也不愿困守油江口。所以他选择了借地拓疆的发展模式。
应该说诸葛亮的猜测有一些合理的成分。周瑜和吕范(彭泽太守)都曾请示要扣留刘备。可以说,刘备见孙权具有很大的风险性。
后来周瑜手下的庞统投靠了刘备,刘备问庞统:“我听说当初周瑜建议孙权要把我扣留起来,到底有没有这回事呢?”庞统回答说“有”。刘备叹息说:“我那时是情况危急,又有事相求,所以不得不前往,差点遭了周瑜的毒手啊!当时孔明劝我别去,他所担忧的也就是这点。我那时在想,孙权重点防御北方,应该以我为援,所以我毫不犹豫地就去了江东。现在想想这招实在太险,算不得万全之计呀。”
(《江表传》曰:先主与统从容宴语,问曰:“卿为周公瑾功曹,孤到吴,闻此人密有白事,劝仲谋相留,有之乎?在君为君,卿其无隐。”统对曰:“有之。”备叹息曰:“孤时危急,当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谋之士,所见略同耳。时孔明谏孤莫行,其意独笃,亦虑此也。孤以仲谋所防在北,当赖孤为援,故决意不疑。此诚出于险涂,非万全之计也。”)
不过刘备的运气也的确不错。孙权不仅没有听从周瑜、吕范的建议,反而采纳了鲁肃的建议,答应借给刘备土地。
(《三国志。周瑜传》: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三国志。鲁肃传》:汉晋春秋曰: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
从东吴的长远利益看,鲁肃的建议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孙权的主力部队正在和曹军激战,容不得后方出半点差池。假如孙权真的扣留了刘备,那么关羽、张飞只要稍微骚扰一下孙权的后方,前方的周瑜就有可能被曹仁击垮。
再来反观刘备的举措,可以发现他不愧是一个非常有气魄的政治家。一方面他出于维护孙刘联盟的战略出发,没有去硬抢荆州之地;另一方面他又敢于冒险去江东借地。难怪他最终获得了三分天下之中的一席之位。
得到了孙权借地的许可,刘备便表奏刘表的儿子刘琦为荆州牧,然后打着刘琦的旗号开始进行扩张。占领了江南荆州辖地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在占领江南四郡后,刘琦不失时机地死了。于是刘备便自领荆州牧,并将刘琦手里的几万兵马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一来,刘备便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疆土。曹操在荆州地区仅控制南阳,孙权则只控制着南郡、夷陵,以及江夏的部分土地。
虽然刘备得到了荆州的大部分土地,但他的这些收获却是在孙权答应借土地的条件下完成的。所以,整个荆州仍然是属于“借”来的。
(二)孙权嫁妹
当然,尽管这荆州是孙权借给刘备的,但如果刘备真的赖账的话,孙权也暂时拿他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