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1/4 页)
能源、汽车、消费品、医疗用品、流通等;经营的领域有经商、团队、业务改良、成本消减、信息化等等。
很多工程都是由2-5个顾问组成,和顾客一起解决问题,一般期限是三个月到半年时间。
战略咨询的特点是基于事实和理论制定策划。把不可反驳的事实集中起来,再把它和不可反驳的理论结合起来,然后,做出最后的结果向顾客提出建议。根据这样的处理方法,即使是没有业界经验的顾问,也可能做出说服力和可靠性很高的提案。把一个个要素堆积起来,总结出:“事实就是如此,按逻辑思维就会是这样”即可。
战略咨询公司的义务是要为顾客严格保守秘密。所以几乎没有发生过经济纠纷。但是,却有各种不同形式的项目,比如会有引起传媒轰动的那种关乎大事件的大项目。
招聘面试官的一句话
我向松下提出辞呈的时候,还没有决定特别想去的公司和职业,只是带着一种希望,想要去有挑战、有发展机会的地方。
这时,忽然想起了在哈佛留学的时候见过的BCG的负责人,于是决定联络一下试试看。
在哈佛,一到找工作的季节,外资顾问公司和投资银行等的招聘负责人就会来学校。那个时候我已经决定回松下了,所以就没有参加他们举办的活动。只有BCG公司来校搞活动时候,有个朋友请我一起去吃了顿饭。席间的谈话早已忘记了,只是记着那个公司的名字和名气。因为从哈佛毕业生去BCG和麦肯锡等战略咨询公司就职的非常多。
我从抽屉的最底层找出负责人的名片,很随意地打了个电话。之后,又和BCG的人见了几次面,便积极地想去面试看看。
一个寒冷的冬日,我带薪休假去了BCG的办公室。
当时,BCG在东京办公区中心的一条大街上。位于高层的接待室设计得十分漂亮。我有些惊慌紧张,自报姓名,接待员很有礼貌的把我让到了会议室。墙壁上挂着简单而又显得昂贵的装饰品。坐在椅子上也感觉很舒服,我从未体会过那么好的感觉。这种高雅的氛围愈发让我紧张。
因为去松下工作是教授推荐的,所以这次还是自己第一次去公司参加面试。我在头脑里把工作志向和辞职理由都统统整理了一遍。可是以什么样的形式面试却无法预测,我忐忑不安地等着面试官。
大概过了10分钟,一个面试官慢慢地走进来,草草的寒暄了几句就开始了面试。
我是这样当上总裁的(4)
面试出乎意料,是从一个案例开始的。就好像是在哈佛做过的案例研究的简单版本。面试官简单的说明了背景之后问我:“要增加这个公司的销售额应该怎样做?”我不假思索地立刻做出了回答。我说完后,他又一连串地问了我好几个问题:“为什么这么想呢?”“在实行你的计划时,会有什么样的障碍出现呢?”等等。从哈佛毕业以来,一直就没有思索过这些问题,所以很快就感到力不从心。
案例告一段落后,面试官就开始问我现在的工作内容和志向。如果这个问题我在回答不好,那就毫无余地了。接着是我提问,由于太紧张,我反复地重复着同一问题。这样互相交谈后,面试终于结束了。我感觉好像过了好几个小时一样,一看表,才过了一小时。
面试官说了句“稍等一下”就离开了,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没过一会儿,下一个面试官就进来了,问的都是同样的问题。
后来,连着进来了五个面试官。相当于一个人一个小时,五个小时连续不断地接受着严格的面试。后来是精疲力尽到了已经无所谓的状态了。
最后的面试一结束,当时我就接到了录用通知。真是令人激动的一天。
第一次跳槽只是想在BCG试试,没想到就被录用了,我有点不知所措。
当面试官跟我讲完BCG的工作内容以后,我就决定“一定要在这里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是必须要从大阪搬到东京住,亲戚和父母都反对我在东京工作。我自己也不愿意离开生我养我的故土关西。尽管如此,因为是半路改行,而且这么有挑战性的工作只有东京的外资企业才有。最后,我还是决定加盟BCG。
让我做出最终决定的是面试官的一句话:“做这个很值得”。
彻底的实力主义
在波士顿咨询公司的工作
一进BCG,首先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员工们说话语速之快。无论是闲聊还是讨论问题,他们都是以非常快的语速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