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1/4 页)
诤谏焦埠凸�泻谏阶迥滤沽趾桶⒍�湍嵫亲迥滤沽郑�鹊取�
巴尔干地区穆斯林的起源同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和统治是分不开的。巴尔干学者普遍认为,巴尔干半岛上的穆斯林族是奥斯曼帝国向新征服地区移民和同化当地居民的结果。他们主要由下面三个因素形成:(1)来自土耳其本土的突厥族移民;(2)从欧洲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地区迁来的不同人种的战俘和自由奴;(3)当地被*化的居民。〔保〕安?热列兹科娃:“波斯尼亚、科索沃和马其顿穆斯林族的形成”,《保加利亚人种文化状况问题》(论文集),第9页。
今天,越来越多的学者持这样的观点。他们指出,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早期,一些宣传*教的神职人员从土耳其和*地区进入波黑,开展传教活动和传播*文化。一部分波黑居民接受了*教,成为一个专门的人种集团穆斯林。他们出生于斯拉夫人,却信奉*教,讲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按照*教的教规,皈依本教的信徒可以享有某些特权,如可以减免赋税和在行政部门任职等。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经济条件要比信仰东正教和天主教的斯拉夫人强些,特别是那些在奥斯曼帝国军队和政权部门效力的穆斯林,连生活方式也有了改变。久而久之,穆斯林居民便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意识,他们既有别于土耳其人,也有别于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斯拉夫人。
南斯拉夫联邦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6)
随着*教的传入,波黑穆斯林一度在人数上居优势。到18世纪末,波黑居民中有26�5万穆斯林、25�3万东正教徒和7�9万天主教徒。安?热列兹科娃:《15~18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巴尔干西部地区*教的传播》,第139页。19世纪60年代,波黑居民共约127�8万人,其中东正教徒59�3万人、穆斯林41�9万人、天主教徒25�8万人。《南斯拉夫大百科全书》(Enciklopedija)第2卷,贝尔格莱德:文化出版社,1955,第35页。
在南斯拉夫王国存在的23年(1918~1941年)间,波黑的穆斯林人数仅次于塞尔维亚族,基本上稳定在第二位。王国刚成立时,波黑穆斯林的具体人数也像当时的塞族和克罗地亚族一样很难确定。近年来,历史学家们通过对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语言分布状况推算,得出了如下数字:当时波黑总共有189万人,其中塞族最多,占43�9%;穆斯林居第二位,占31�1%;克罗地亚族居第三位,占23�5%。米娜?拉多耶维奇:“波黑在1918~1941年南斯拉夫王国国家体制中的争论”,〔南〕《20世纪历史》(Istorija XX veka)1994年第1期,第8页。
穆斯林被承认为一个单独的民族后,其人口数量在明显增加。据1971年的人口普查资料,1961年有97�3万穆斯林,占南斯拉夫联邦总人口的5�2%。仅仅在10年后,1971年穆斯林人口已高达173万,占南斯拉夫联邦全国人口的8�4%。这是因为,一方面穆斯林的人口出生率很高;另一方面是过去一些“民族属性不详”的人,开始选择自己是穆斯林。正是从这一年起,波黑穆斯林从几个世纪来占波黑人口的第二位上升到第一位,占45�9%。
马其顿共和国的穆斯林是指被*化了的马其顿的斯拉夫人,他们讲马其顿语,信奉*教。在马其顿境内还有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和土耳其族穆斯林。据统计,到19世纪末,在马其顿境内约有40%的居民是穆斯林。今天,马其顿境内的穆斯林人数,同样超过该共和国总人口的40%,其中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的人数增长最快。
近年来,马其顿穆斯林的“阿尔巴尼亚化”现象较为严重。在人口普查或民意测验时,一部分马其顿穆斯林在阿尔巴尼亚族的劝说和压力下自觉或不自觉地称自己为“阿尔巴尼亚人”。马其顿官方历来对阿尔巴尼亚族穆斯林比较重视,认为他们讲马其顿语,是马其顿民族的一部分。早在1970年,马其顿就成立了“马其顿穆斯林文化科学活动共同体(局)”,接着又建立了马其顿穆斯林文化教育组织。该组织的任务是研究和阐明马其顿穆斯林的起源、语言和风俗习惯。1979年,马其顿穆斯林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会议,强调“马其顿被*化了的居民是马其顿人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同马其顿基督徒有着共同的起源、语言和风俗习惯”,“而信仰*教并不能成为证明他们具有其他民族意识的理由”〔保〕巴尔干学研究所编《巴尔干*——历史与现实》(Националн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