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回京(第1/3 页)
青黛、青筱服侍宁玉瑶穿戴妥当,又细心地披上暖和的大氅,才让侍卫们小心翼翼地用肩舆将她抬到小演武场。
他们到时,秦熠早已在燃起火把的演武场边等着了。
他远远望见宁玉瑶,满脸灿烂地飞奔过来,“明安,身体可好了?我娘说你这几日精神不济,让我少去烦你。”
秦熠眼神清澈,明亮的眼睛里满是欢欣,丝毫没有半夜被人从睡梦中叫醒的不悦和困顿。
宁玉瑶凝视着眼前的翩翩少年,历经三年的沙场浴血奋战,他的皮肤变得粗糙黝黑,尽管回到雁京一年稍有恢复,但仍旧与时下人们以细腻白皙为美的观念大相径庭。
不过秦熠的五官生的极好,他的眉毛如墨画般浓密且平直,鼻梁高挺,狭长的眼睛让他不笑的时候略显凌厉,但他面带笑意时,却又透出一种别样的温柔。
曾有许多贵女私下悄悄议论,可惜秦都尉从不敷粉,若是秦都尉愿意像其他男子那般用脂粉将脸抹得白净些,不知他会有多俊俏。
对此,宁玉瑶嗤之以鼻。
“比之前好多了。”宁玉瑶懒洋洋地开口,对随行的侍卫扬了扬下巴。
那名侍卫恭敬地将手中的长枪递到秦熠面前。
秦熠伸手接过长枪,笑着问:“明安今日想看什么枪法?”
宁玉瑶已记不太清秦熠会哪些枪法,只得含糊道:“随你罢,好看就行。”
秦熠听后打趣道:“敢情明安是想看杂耍了?”
宁玉瑶轻哼一声,并未搭腔,只是默默地看着他。
秦熠败下阵来,无奈地说:“杂耍便杂耍吧,小的定让这位看官满意。”
说完,秦熠提起长枪,大步迈入演武场。他将衣袍的下摆系在腰间,右手紧握长枪,猛地一抖,刹时,他的气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宁玉瑶眼中满是怀念地看着场中的少年演练枪法。
秦熠身材高挑,双腿笔直有力,身体结实但不过分壮硕,宛如一棵挺拔的松柏,英姿勃发,此刻长枪在他手中好似一条蛟龙,上下翻腾,气势如虹。
尽管秦熠已尽量收敛自己的气息,但宁玉瑶仍能感觉到一股凌厉的杀伐之气扑面而来。
这便是那十七岁就战功赫赫的秦小将军。
一套枪法结束,秦熠干净利落地收势,不过一瞬,他又成了那个笑容灿烂的熠哥哥。
他将长枪交还给侍卫,解下衣袍拎在手中,跑到宁玉瑶跟前,笑问:“这位看官可还满意?还请大人打赏。”
这架势,真当自己是来讨赏的杂耍艺人了。
宁玉瑶被他这副模样逗笑,从大氅下拿出一本书扔到他兜起的衣角中。
秦熠拿起书一看,上面赫然写着两个大字:《尚书》。
秦熠顿时垮下脸,“大人可否换个赏赐?或者我给您背一遍孙子兵法?”
宁玉瑶毫不犹豫地拒绝,“不行,我就要听这个,今日读《禹贡》篇和《甘誓》篇吧。”
秦熠满脸愁容,无奈地叹息一声。
他宁愿再去打个十套八套枪法,或者将枪法、拳法、剑法从头到尾演练一遍,也好过坐在这里干巴巴地念这些咬文嚼字的东西。
但他拗不过宁玉瑶,只好撩起衣袍席地而坐。
动作之快,青黛都来不及奉上蒲团。
秦熠对青黛摆摆手,示意不用讲究那些。
此时天空已微微泛起鱼肚白,秦熠翻开《尚书》,认命地念着:“禹别九州,随山浚川……”
十八岁的秦熠,嗓音已逐渐褪去儿时的那份清脆动听。如今,少年的声音清澈柔和,他念书时,稍稍压低嗓音,语调中带着一丝温柔。
宁玉瑶听着这久违的读书声,不知不觉竟沉沉睡去。
秋日的清晨,空气中带着丝丝凉意。
青筱将宁玉瑶身上的大氅整理好,以防她着凉。侍卫们安静地在周围围成一圈,替郡主遮挡秋风。
《禹贡》篇和《甘誓》篇并不长,秦熠没用多久便读完了。他抬起头,目光落在熟睡中的宁玉瑶身上,或许是因为读书声骤然停止,宁玉瑶微微蹙眉,似乎快要醒来。
秦熠听母亲提起,明安近几日精神不济,此时看她难得安睡,他没有犹豫,翻开《尚书》继续往下念。
宁玉瑶醒来时,已经躺在回程的马车上,车内铺着厚实的软垫,马车平稳地驶在官道上,感受不到丝毫颠簸。
“郡主,您醒了?”一旁的青黛将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