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页)
再加上他的身份,邀请个把处的好的陆士同学来加入陆家的势力是很简单的事情。
不过这也托福于陆振华的节节高声。
虽然陆振华被属下称作“司令”,但是他真正的军衔还只是将军。
陆振华的发家史很奇特,但也离不了贵人的帮助。
他是前清盛京将军府上的马夫出身,蒙将军教导学过一点书,不过在他勾搭上府上的大小姐之后,自然是被逐出家门了。
不过因为大小姐对他颇有些情根深种的架势,所以盛京将军为了给女儿一个交代,以示自己没有刻意打压陆振华而是让他去“打出一个天下来”,让陆振华去东北的另一位将军手下当了个小兵。
至于他有没有特意打过招呼,让陆振华死在战场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险恶程度……举个例子,陆振华参加过1895年的甲午海战。
他在幸运地活了下来之后,没有退役回乡,反而转到了其他人手下,因为这个经历,升职一直很快。
也算是陆振华运气好,到了战场上,不仅没死,反而逐渐得到上级的看重,而后步步高升。
到如今,陆振华已经算是东三省的“皇帝”了,但他还是得受到北京那边政府的辖制。
不过,如今,这位黑豹子却有了更进一步的机会。
派系林立的北洋军&阀内部内讧愈演愈烈,终于互相开战了。
在僵持了半年之后,陆振华的东北军出人意料地开进了北京城。
“大总统” 的位置终于又要换人,陆振华安然地待在北京,遥控着留在大本营的军队,而陆少帅,终于可以直接动手挖墙角了。
陆振华在北京等着大总统的换届选举,观源在东北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整顿。
民国十四年,东北陆军军官学校的大批毕业生加入了东北军。
虽然多只是中下层军官,但是观源对军队的掌控力也增加到了一个恐怖的地步。
陆振华最为信任的属下是李正德,其他虽然也有老将,但是陆振华对他们的信任度也只能算是一般。
也许这就是这个世界为了说明陆振华原著里如何能作为一个军&阀抛下军队独自逃奔上海而弄出来的合理原因?
陆振华对麾下军队的掌控力并不像外人看起来那么高,这看起来似乎是件悲哀的事情,但对于观源控制东北军来说,却是极为有利的。
再加上一点,陆振华带走停驻北京的三万东北军人数和整个大军比起来虽然不算多,但都是精锐,对陆振华的忠心程度也是最高的。
这群人被他带走,虽然保证了陆振华在北京的安全,但相对于大本营来说,无疑又让陆振华的掌控度削弱了许多。
观源的动静不算大,但也不算小,陆振华终于在北京城待了半年之后把观源从东北叫到了北京的“总统府”里。
除了生下了最心爱的女儿心萍的八姨太傅文佩和他目前最宠爱的姨太九姨太王雪琴以及她们二人的子女外,陆振华将家中其他人都留在了东北。虽然说着选个好日子把其他人也接过去,但过了大半年也没见他有个动静,也晓得这位只是说说而已,省得旁人说嘴罢了。
观源被他叫过去之后被他找借口训了一顿,仍旧是不痛不痒。
陆振华本人不在东北,为了防止大本营出事,必定是要留人在那边代他掌权的。
而他最信任的李正德被他带在身边,况且李正德忠心是忠心,能力有多少,还真的不好说。那么能让他放心的就只有观源,他自己的亲儿子了。
但是观源已经露出要夺权的苗头了,他什么反应也不做,也不行。
于是等到观源回去的时候,除了陆振华给他增派的几个副手之外,还有让他的弟弟陆尔沣、陆尔珏给他帮忙的命令。
陆尔沣和观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嫡子的名分已经有了,而且他同样是读的军校,陆振华让他帮忙,没人能挑出错来。
而让陆尔珏来就明晃晃有不信任观源的意思了。
陆尔珏读的是商学,能给观源帮什么忙?无非就是陆振华不想让观源在军中一家独大罢了。
只可惜陆振华想错了一件事。
他以为能利用陆尔沣这个嫡子来分化观源手中的权力,能通过陆尔珏给观源弄点乱子出来,却忘了他这个父亲对儿子们的掌控力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高,他对儿子们的估计也不像他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准确。
陆尔沣去读军校完全是受了兄长的影响,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