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扬州盐乱,张伟新职2(第1/2 页)
内阁首相居然在朝会上要告老还乡,这一下子文武百官纷纷议论起来。
大顺帝此时开口说:“王先生多虑了,汤正信之事怎么能怪你?
今日只谈苏北之事如何善后,还有对苏北左参政曾光达,和扬州知府汤正信如何处理。“
大顺帝话音一落,新晋阁老,吏部左侍郎马民开口了:“北左参政曾光达,谋事不周,现在又身受重伤不能任职,应该先将其免职,调回翰林院再仔细调查他的功过。
至于苏北右参政兼扬州知府汤正信先有失城之过,今又有纵贪之罪,应将其交于督察院查处论罪。”
吏部左侍郎马民是今年才替代吏部尚书王楠进入内阁的。
这也是在恢复大夏朝吏部尚书不入阁的传统做法。
太子闻言看了一下自己的老师,内阁成员礼部尚书代如海。
这曾光达是代如海的人,但见代如海本人都没出面保曾光达的意思,太子更不可能出面来做这个事。
大顺帝见马林的话没人反对,于是开口说:“对这两人的处理就依马卿,他二人的职位由谁来代替呢?”
马民:“臣以为苏北左参政之职应由现任右参政何林来接替。”
马民的话还没说完,内阁阁老,督察院左都御史吕师贤开口说:“陛下,苏北行省正值大变,需要年富力强之人才能胜任左参政的重任,何林此人过于老成,不宜升任左参政。”
内阁副相,张伟的恩师刘胜武马上出列表示赞同。
此时另一位内阁副相赵进站出来说:“刘阁老不赞同何林,莫不是想推自己的弟子张伟上位?你这也太任人唯私了。”
刘胜武:“陛下,老臣可从来没说过要让张伟来做这个左参政,赵副相此言是在污蔑老臣。”
按一般人的想法,如果何林不能担任左参政,那自然轮到兼任右参政的张伟了。
大顺帝:“赵卿,刘先生乃朝廷重臣,岂可仅靠推论就给刘先生定罪。“
说完大顺帝看了一眼太子,意思是你推荐的都是什么人啊。
太子也挺无语的,赵进已经是他手上最拿的出手的人物了。
哪里知道当工部尚书时当的好好的,成了内阁副相之后就把他政治城府不够的弱点暴露出来了。
那像这次刘胜武出手阻挡何林上位,明眼人都知道是为了推张伟上位。
但刘胜武自己没推荐过张伟,你就不能说他是为了张伟,更不能说他任人唯私。
赵进也知道自己这话说过了,只得向大顺帝和刘胜武告罪。
大顺帝开口询问新任工部尚书谷少海:“谷爱卿,你久在苏北,与张伟及何林两人都共事过,你认为现在谁适合担任这个苏北左参政。“
谷少海纠结了一会,他自己肯定是更看好张伟的。
特别是今年的联手剿倭,更让他见识到了张伟的能力和果绝的性格。
但何林跟自己的恩师首相王伟杰关系不错。
谷少海脑中经过一番斗争,最后还是说:“如果是苏北太平无事时,臣推荐老成的何林。
如果苏北需要干臣能吏,臣推荐更有进取心的张伟。“
说完,谷少海不敢去看自己的恩师王伟杰。
吏部左侍郎马民又说:“陛下,臣认为这张伟固然出色,但现年不过三十刚出头,实在太过年轻,是不是再等一等。“
太子听到这话,又有点按耐不住了。
由于之前的经历,这位太子爷最听不的别人拿年纪太小不能担当重任说事。
于是他又开口说:“父皇,儿臣认为,此时不是考虑资历的时候。
苏北一下连失两位参政,扬州盐乱又还没完全平息。
那苏北布政使左定宇也在通报上说数千闹事的盐工固然被官军冲散。
但三个盐工首领只抓住一个,剩下的两个盐工首领随时能把苏北其他地方的数万盐工再挑唆起来闹事。
这种危机关头,应当以谁能平定盐乱为第一位的升迁标准。
张伟这三年治理淮安的政绩,大家有目共睹。
儿臣认为以此观之,张伟才是能帮左定宇快速平定苏北盐乱的最佳人选。“
太子这话一出,有理有据,让很多想发言的人最闭上了嘴巴。
只有刘胜武在心里嘀咕,没听说卓然什么搭上了太子这条线啊,不行,回去得写信问问张伟。
太子的心思,只有大顺帝能猜到一二,不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