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迎汉帝,往徐州(下)(第1/2 页)
王允不愧是久历官场之人,那一双眼眸中透着历经岁月沉淀后的精明与深沉,在这剑拔弩张的紧张氛围中率先回过神来。
他轻抬袍角,急步凑到汉献帝身侧,那步伐看似匆忙却又不失沉稳,凑近后,他微微躬身,压低声音进言道:
“陛下,张州牧此次救驾可谓劳苦功高,且一直以来对朝廷亦是忠心耿耿。”
“您看,他不辞辛劳,一路长途跋涉护驾至此,其间历经诸多艰难险阻,甚是不易。依老臣之见,为表嘉奖与倚重,不如封张州牧为大将军,总领军事大权,此乃众望所归之举,有他统领军事,必能使我大汉军队如虎添翼,重振军威。”
“兼领大司空之职,使其得以节制天下兵马,如此一来,军事调度有方,政令亦能畅通无阻,且此殊荣世袭罔替,彰显陛下对其恩宠之隆。”
“再授予代领凉州牧之位,让其威望与权势得以进一步扩张,方能更好地为朝廷鞠躬尽瘁,尽心竭力抵御外敌、平定四方,保我大汉江山社稷稳固安宁啊。”
王允一边说着,一边偷眼观察着张安的神色,那眼神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既有期待,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心中暗自盘算着如何借这一封赏之举。
在这复杂多变的局势中为己方谋取最大利益,试图在这权力的博弈中巧妙布局。
如同一位老谋深算的棋手,每一步都深思熟虑,又想借此稳住张安这股新兴的强大势力。
让其成为己方在这乱世中可倚仗的坚实力量,却又时刻警惕着不能让其脱离掌控,以免养虎为患。
张安心中暗自思忖,这王允果真是老谋深算,犹如一只狡黠的狐狸,一点实质性的利益都不愿割舍,就妄图用这些虚名来打发自己为朝廷卖命。
说是代领凉州牧,可现今凉州仍在董卓掌控之下,这分明就是开了张空头支票,毫无诚意可言,不过是敷衍塞责的手段罢了。
不过好在,自己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然达成,既获取了救驾的名声,这名声在这乱世之中犹如一面正义的旗帜,能为自己招揽人心,又为日后向外拓展势力、出兵征战寻得了师出有名的依据,如同为自己的霸业之路铺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想到此处,张安上前拜谢道:
“陛下圣恩,臣感激涕零。然如今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臣斗胆请问陛下,接下来可有何打算?”
“青州在微臣的治理下,虽勉强得以保全,却也只是侥幸偷生。”
“陛下与诸位大臣若不嫌弃,不如移驾泰山郡,在那里重新建立朝廷,微臣必当倾尽青州之力,悉心侍奉陛下与诸位大臣,保朝廷安稳无虞。”
他的言辞看似恭敬,可那微微抬起的头以及沉稳的语调,却隐隐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自信与掌控欲。
王允一听,心中暗忖,这张安对陛下的态度如此桀骜不驯,若真随他去了青州,日后必定没有什么好日子过。那无异于羊入虎口,任人宰割。
于是,他赶忙说道:
“陛下,前段时间微臣听闻徐州牧陶谦上书朝廷,举荐刘玄德为新任徐州牧。”
“刘皇叔既是汉室宗亲,又与陛下同族,臣等前去投奔玄德公,想必更为方便妥当。”
“如此一来,也可避免叨扰张州牧了。”
王允言辞恳切,试图以刘备的宗亲身份来说服汉献帝,那眼神中满是期待,希望陛下能顺着自己的思路做出抉择。
同时也委婉地拒绝了张安的提议,希望能另寻出路,摆脱眼前这复杂棘手的局面,为己方寻得一个相对安稳的栖息之所,好似在茫茫大海中努力寻找一座可供停靠的孤岛,以避开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
汉献帝回想起刚刚那惊心动魄的一幕,亲眼瞧见张安纵容属下当面擅杀大臣,那血腥的场景犹如噩梦一般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心中着实惧怕不已,暗自思忖着这张安莫不是要成为下一个董卓,若是如此,那自己这好不容易逃出长安的苦日子可就又没了尽头啊。
一想到未来可能面临的种种困境,他的身体都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声音也随之颤抖,结结巴巴地说道:
“啊,如此甚好,算起来,那刘玄德还是朕的皇叔呢,侄子住在叔叔家,倒也更合乎常理,张州牧,你说是吧?”
他的眼神中满是惊恐与不安,小心翼翼地看着张安,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反应,又害怕会触怒对方。
张安一听这话,心里暗自偷笑,心想着你不愿意来青州那可正合我意,就你这优柔寡断又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