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日军参谋(第1/2 页)
伊盟地处草原腹地。
时值冬末春初,这时草原正是一片荒芜。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跨越两千多公里奔赴西北,而且还是急行军抢时间。
这对于东瀛军队来说,同样是一件充满困难的挑战。
之前宋明轩向金陵汇报,说发现东瀛军队兵力大概是一个联队。
这点对也不对。
实际上这次奔赴西北的,是一个东瀛军队的混成旅团。
紧急抽调的四个步兵大队,以及一个骑兵大队外加一个野炮兵大队。
总兵力要比步兵联队多一个步兵大队,达到了五千人出头。
携带的弹药只有一个基数。
更多的运力,还是用来保障沿途消耗的粮草辎重。
加上各种物资备用油料,又要兼顾士兵体力,轮流登车恢复。
所以足足动用了六百多辆卡车。
不过其中近四分之一,是用来运输油料的。
百公里二十八个油左右,一辆卡车的沿途油料消耗就要半吨。
而一辆卡车的最大负载,也才二点八吨。
至于沿途进行补给,不是没想过。
在出发之前,就紧急调动了沿途各地的潜伏人员,筹集物资。
也出动了‘老朋友’德王,在蒙疆活动游说。
但这和之前往西北运送军械不一样。
当时虽说是伪装成了普通货物,用来掩人耳目。
可即使暴露,也不会出现大什么问题。
沿途的察哈尔绥远不会有阻拦不说,包括金陵方面,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物资补充,基本是在沿途解决。
但是这次,东瀛人虽然调集了不少人力,但依旧不敢把关系成败的补给问题,交给沿途解决。
之所以调动潜伏人员筹集物资,更多的还是以作不时之需。
最主要的还是自行携带。
只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寒冷的冬季,又是连续的急行军。
各类物资消耗之快,终究还是超出了出发前的预计。
这也让东瀛军队的行进速度,不得不慢了下来。
一边更好保证士兵的体力,一边给前方留出物资筹备的时间。
所以孙仲能带着自己的临时骑兵,不惜马力昼夜疾驰,用时五天赶到伊盟一带的时候,东瀛军队距离这里最少还有两天的路程。
这一点,不但杨成虎派出去的侦察队给提供了消息。
特务处在绥远的情报站,也给金陵传了消息。
而后又传到了孙仲能的手上。
这让孙仲能很高兴。
要知道,他最初的预计,这个时间差最多也只有一天的时间。
现在忽然间就多出一天来,准备起来当然更从容。
地形侦察,伏击地点选取,还有撤退路线的规划。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有条不紊的铺开推进……
而就在这天晚上,在旷野宿营的东瀛军队,再次接到了奉天发来的电报。
旅团长铃木松二看过之后,眉头直接拧成一团。
是一封催促他们加快行军速度的电报。
关东军司令部在电报中讲,川军已经结束休整,完成了集结。
正在向金州方向稳步推进。
而负责在金州联络的木村,也连续致电奉天,说马家军军心不稳。
急需帝国军队进入西北,协助马元青稳定军心云云。
“八嘎。”
把电报仔细的看了两遍,一脑门官司的铃木,龇牙骂了一句。
让人拿来地图,举着手电好一阵观察,铃木愁眉不展的搓起了双手。
一旁的中佐参谋长看着他不说话,道:“阁下,如果急行军的话,再有六天的时间,应该可以进入西北境内。”
“士兵们节省一些粮食,问题不大。”
听着这话,铃木扭头瞥向了他:“山县君,你说的是最乐观的结果。”
“但是我们孤军深入,问题不得不考虑得更全面的一些。”
“要知道我们去西北,是极有可能面临作战的。”
“更甚至,我们越靠近西北,华夏军队对我们发起攻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说着,铃木叹了口气:“在这样寒冷的气候条件下,让士兵节省口粮,一定会出现大量的非战斗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