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外人对默多克的成就总是估计不足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的心腹中很少有能力特别出众的人,他的团队算不上是一支最强大的队伍。尽管如此,默多克的心腹还是一个至少能俯首听命而且忠心耿耿的团队。 。 想看书来
蝴蝶效应(3)
当然,随同默多克在1973~1974年间来纽约的心腹,他们在纽约人生地不熟,之前都没有在纽约做过生意,他们的表现自然也很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后来,默多克把他们都打发回了澳大利亚,而选择在本土雇用新的帮手,这些帮手很快就学会了唯默多克马首是瞻,这些人当然也算不上是一流的精英人才。
为默多克工作的人都是一些随从者和应声虫,他很留意不要给自己培养什么与他叫板的合作伙伴。
伯特·哈迪(Bert Hardy)是默多克1972年在伦敦聘用的一位广告销售业务主管,在为默多克工作了11年之后被解雇。伯特·哈迪形容为默多克工作的这些年是他个人职业生涯中最不可思议而又最让人感到满足的一个时期(默多克的很多助手都有类似既怕又惊的感觉)。伯特·哈迪早就察觉到默多克是与众不同的一个商人。但是默多克到底什么地方与众不同,他为什么会与众不同,这些问题在伯特·哈迪看来依然是个不解之谜。
还有让哈迪疑惑不解的事情。默多克本来是一个在澳大利亚和伦敦运营报业的商人,他为什么会在1973年收购美国得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的一家报社呢?对于这笔交易,人们能想得通的就是这家报社正在找新东家,而默多克又刚好买得起,这就成了默多克购买这家报社的理由,当然默多克也想要开辟一番新的天地。(伯特·哈迪多年后回忆说,默多克当年派去洽谈收购事宜的两个助理无功而返,因为这家报社把价格提高了。默多克说:“我不是派你们去谈判的,而是派你们去买下报社的。”于是默多克就把他们给叫回来了。)
在圣安东尼奥开辟了这块奇怪的阵地之后,默多克又打算在美国开辟一份新报—《星报》,他让太太和4个孩子搬到了曼哈顿,在72东街租了一所房子住了下来。5年前,默多克刚刚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从悉尼搬到了伦敦。
后来,别人对默多克的口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那种不速之客的做派,而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受欢迎,甚至还会以此为乐。
任何人要想把生意做好,最棘手的环节就是得到信息。你的人际交往圈不仅体现了你的能力大小,决定了你能掌握多少信息,也决定了你能取得多大的成功。这也叫做接触信息流的能力大小。如果你不认识那些人脉极广的人,那么你第一次听说某个机会的场合可能是在《华尔街日报》或是《纽约时报》上读到的,因为已经有人在这方面采取了行动。然而,你要再动手已经太迟了。
你可能会发现,各个国家最财大气粗的企业家往往都待在本地发展,即便是澳大利亚首富、默多克早年的劲敌凯利·帕克主要也是在澳大利亚本土发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企业家必备的一项重要技能就是了解自己的行业和市场。以为自己换一个国家也照样能够呼风唤雨的想法是很不理智的,也会让你花费一大笔金钱。
如果有人要想在这方面尝试一把,那他可得有相当大的魄力才行。
这样的人物都是很好的文学素材,能成就这样一番事业的人都是一代枭雄:不知道来自哪里的不知名的家伙只身一人闯天下,想要在异地他乡证明他是英豪。要成为这种英豪,必须要具备一些特质—人格魅力、坚韧不拔、工于心计、精于社交。一个人能否具备这些特质值得怀疑。这样的奋斗故事,最后往往都以失败而告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蝴蝶效应(4)
1974年的默多克和上述枭雄的定义相差不远。他做事守法,但是守法并非那样有价值。他的公司新闻集团当时的资产仅有4 400万美元(如果排除通货膨胀因素,2008年新闻集团的市值仅为2亿美元,连一个中等规模出版商的标准都未达到)。他也没有什么能让人关注他的资本,他在纽约的创业基本上算是白手起家的。
默多克看起来很像一个容易被纽约人占到便宜的急于求成的外来者。在纽约,你总会见到一些迫切渴望成功的外来者,尤其是想要开辟一番天地的外国人,他们最容易被当地人欺负。
然而默多克却并没有犯下外来者最致命的错误—自以为是,他从来没有刻意去吸引他人的目光。纽约时报公司的总顾问兼执行副总裁詹姆斯·古德尔在20世纪70年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