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元朝货币(第1/2 页)
这次商队在遂溪城售卖活动的成功运作,轻易地就给商队带来超过一千五百贯的收入。张志明和磊哥坐在房间里,边喝着茶,边看着刚刚统计出来的数据。磊哥感觉他这个把月的经历比他以往十九年的经历都还要精彩。以前,磊哥连两贯钱都觉得是巨款了,现在看着商队一天能售出一千五百贯钱的商品也没有太过激动。慢慢都习惯了,无论多么逆天的事在张志明手里都能轻松实现。
“磊哥,以后这统计表就由你来做了,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时问。你仔细观察我们商队的员工,比较勤快上进的要重点培养起来,储备人才梯队。”张志喝了口茶继续说:“我们商队沿途所经之处的特产要仔细查探记录清楚。有了这些具体的信息,我们下次才能做好详细的规划--我在哪个地方必须采购什么特产,这些特产在哪里售卖才合适。商队后面的事情都由你来主导,我在后面给你们拾遗补漏。另外还有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事,比如我们这次收的钱当中,有一部分是纸钞。这些纸钞我们需要尽快优先花出去,我们商队只存铜币和白银。”对于张志明交代的事情,磊哥从不多问,只是点点头,默默记在心里,然后一分不差的去执行。
一直以来大元朝廷承认的主要合法货币只有元廷印制的纸币,铜钱只用于找零和民间小额买卖,元代的货币政策在中国古代是比较突出的。元庭发行的纸币主要有三种:至元通行宝钞,发行于元朝初期,面额大概有五种,分别是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和一千文;大元通行宝钞,发行于元武宗至大年间(公元1308年-1311年),主要面额有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一千文和二千文等;至正通行宝钞,发行于元惠宗至正年间,主要面额有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和一千蚊等。当然元庭也铸造过大朝通宝、至大通宝、大元通宝等几种铜钱,只不过只作为纸币的辅助货币。只是一些偏远的,元廷管控无力的地区还是用铜币和白银来交易为主,特别海上贸易,元朝的商人的船队运出去的是陶瓷、丝绸、棉布、茶叶等东西,换回来的多是金银。
元朝的纸币并没有定期收兑,而是无限期流通的。由于元朝初期蒙古的军事强大,西征的战火一直燃烧的欧洲大陆的多瑙河边,对亚欧大陆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大促进了亚欧各国的交流。这时候有很多国家的商人、传教士、使者都会来到元大都北京(当时外国人称之为汗八里,意为“大汉居住的地方”)进行国事访问、传教、贸易等等。当他们到了元大都北京看到商家、民众都在用纸币来交易,顿时觉得不可思议,用一张纸就能买东西,都傻眼了。国外来人中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多将在元朝的各种见闻写入他们的游记中,其中最着名的当属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了。
当他们把记录自己见闻传播回国内时,甚至有些国王、教皇都动了效仿大元朝用纸币来购买物资以增加财富的小心思。尤其马可.波罗行经伊朗时把元朝纸币这个事情详尽的告诉当时的伊朗大汉。伊朗汗当即找来几个逃亡到伊朗的元朝大臣核实事情的真伪。当得到及大臣的确认后,伊朗汗立马决定推行纸钞。但是他们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伊朗汗的这个决定很快就把伊朗的国内经济弄崩盘了,连汗位都丢了。其实宋金元各朝都有使用纸币,到了元朝时期已经探索出一套严密的发行纸币的系统:如何发行纸币不会造成通货膨胀,如何防伪,如何回收,又如何调节纸币与物价或白银之间的比价等等,才全面推行纸币的。归根到底元朝的纸币是银本位货币。
元朝的纸币在初期的确大大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纸币的便利性是各种金属货币无法比拟的。在古代的铜钱有大小不同,按比较适中的算法,一枚铜钱重三克,一贯就重三千克,一万贯就重三万千克,也就是三十吨,那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去运输和保卫。纸币的便利性确实无需多说,只是到了元朝中后期,元廷内部的腐败、争权等原因导致纸币发行混乱、泛滥,从而令到纸币贬值过大。
到至正年间,虽然元惠宗也出台各种政策方法努力去挽回纸币的颓势,但依旧无力回天,纸币贬值日益严重。特别接下来的几年,由于小冰河期的气候影响,中原大地大面积的寒冷、干旱导致粮食减产,民生凋敝;元庭非但不作为,各地贵族、官府、地主还更变本加厉的压榨底层民众,导致民变不断,越发引起纸币贬值,一泻千里。因此,张志明才特意提醒磊哥要优先把纸币花出去,避免将来留在手里变成废纸。虽然民间铜钱、白银的也有运输不便、成色不足等弊端,但贵金属怎么也会比纸币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