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孩不叫苏薇做闷葫芦了,常常路过苏薇家院子旁时就大喊几句:“苏家有个二瘸子,一天到晚拄个拐!”
每到这时候阿章就会从厨房薅起烧火棍冲出去和喊苏薇外号的小孩打架,苏薇跟不上他,又怕他受伤,每次跌跌撞撞的跟到门口,就见萧朗拦住阿章,慢条斯理地和几个小孩讲道理:“嘲笑别人是不对的!”
几个小孩自然是不听他的,还笑嘻嘻的说:“二瘸子又不是你小媳妇,要你管?”说完撒腿就跑,倒把萧朗说得面红耳赤。
苏薇虽然感激他为自己出头,但生怕他再同情自己提起什么提亲的事来,每次都拄着双拐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地躲回屋里。
萧朗看见苏薇一瘸一拐的模样,神情有些黯然,只是他娘已经跟他说了哪怕是负担苏薇以后的全部医药费,也绝不许再提娶苏薇的事情。
他娘甚至拿出积攒多年的银子偷偷给了胡六味,何况亲事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也不能再忤逆娘亲。
后来再有小孩来苏家叫骂,萧朗还是出门去跟小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小孩照例嘲笑他说苏薇是不是他的小媳妇什么的,他也不理,只絮絮叨叨地一直说,还不停地吊书袋,什么孔子曰,孟子说……小孩听得不耐烦就要跑,他就跟着小孩一直说到人家门口去。
小孩的父母见萧朗说话十分高深,都是些镇上夫子说的道理,觉得自家孩子应该多听听才是,有的还殷勤地邀请萧朗进屋,给他搬个凳子,倒杯水,喝令自家小孩乖乖站在那里听萧朗训话。
那些嘲笑苏薇的小孩都是些性格调皮又不懂事的,哪里呆得住,萧朗一说就两个时辰不停歇,几次之后那些小孩就不敢去苏薇家门口叫骂了,而萧朗也被村里人尊称为“萧小夫子”。
苏薇一家十分感激萧朗,宋娘子还因此送了些吃食去给秦娘子,怎奈秦娘子自从上次的事情后就一直对她家的人十分冷淡,原来阿章还常常去找萧朗玩,现在去秦娘子总是摆着冷脸,阿章也不愿意去了,两家的关系也疏远了不少。
苏薇虽然也感激萧朗,但听闻他唠叨制住了那群孩子,又被尊称为“萧小夫子”,跟宵小之徒听起来还挺像的,不由又觉得有些好笑。
何况她原本跟萧朗家就没什么交情,如今两家关系疏远,她也更少了些顾虑,只是这几个月她一直躺着床上,每日看着娘和姐姐到地里去劳作,阿章那么小也懂事成日懂事的在家照看自己,自己自从那天说了要带大家过上好日子的大话之后,至今还是一筹莫展。
苏薇曾经看村里有几个跟阿章年纪差不多,背着书包的小孩从她家门口路过,阿章偷偷趴在门前满眼艳羡的看着那些小孩,她本想问阿章怎么不跟那些小孩去上学,可心念一转,阿章不去上学还能因为什么,还不是家里穷吗?
想起前世她和弟弟上学也是全靠娘去村头砖窑给人搬砖,村里人都夸说娘被男的还厉害,搬得比男人都多,只有她知道娘每天回去腰都痛得直不起来,为了他和弟弟,第二天随便贴个几毛钱的膏药又接着去,直到后来她每到假期就带着弟弟去县城捡破烂,娘才轻松点。
看着阿章小小的身子紧紧地趴在门上往外看,苏薇心头一阵酸痛,自此更是每天努力的练习走路,要先活动自如,才能早点带领家人发家致富。
第一卷 第十章 借书
又过了十多天,苏薇终于能拄着双拐走得远些,她让阿章带自己先到村里看看,自从萧朗教训了那些喊苏薇外号的小孩之后,小孩们都不敢乱喊了。只是村里人看见苏薇拄着双拐,都像看什么稀罕物似地,路过都会多看两眼,看来这个时代还没有拐这种东西,只是像苏薇这样腿脚不便的毕竟是少数,也不能靠这个发家致富。
苏薇也不管旁人的眼光,反正村里人如今也知道苏薇不记得原来的事了,她不搭理人也可以理解。
她在村里绕了一圈,这村子不大,大概有几十户人家,村里人大多姓苏,据说是苏家祖上逃难到此落脚,所以这地方叫苏家村。村民们基本靠在山地里种点儿庄稼,上山采点儿山货过活儿,生活都不太富裕,村里多数都是像苏薇家那样的土坯房。
当然,村里也有有钱的人家,比如村西头的苏有才家,三进的砖瓦房,在这乡下也算十分气派了。然后就数苏薇家的祖屋,也就是苏婆子现在和苏启辉家住的屋子比较漂亮,萧朗家的也算齐整。
说起苏薇家的祖屋,共有三间,是村里难得的砖瓦房,苏薇爷爷去世前分了家,三个儿子一家一间,大儿子一家在镇上开了个杂货店,村里的那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