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4 页)
“陈笛,这次我们去重庆,见到尹明善先生,参观了他的力帆摩托、力帆汽车车间,非常有意思。尹先生今年71岁,创业使他成为亿万富翁。”
陈笛:“他是怎么创业的呢?”
“1992年,他54岁时才开始创业进入摩托车制造业。他的公司创立不到17年,如今年销售额超过了100亿。他那么晚创业,也能这么成功,本身意义就很大,起码说明创业不只是年轻人的事。”
陈笛:“为什么那么晚才开始?”
“这跟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历史有关。尹先生出生于重庆涪陵,他家有土地,在以前的意识形态下,有土地、有财富就是‘坏分子’。就这样,他家就有了所谓的‘成分问题’了。1953年,他家土地被公有化,被没收了,他和母亲被发配到郊区一座山上居住,那时他才15岁。由于母亲小时候裹过脚、不便行走,不能劳动,所以,15岁的尹先生扛起了赚钱养家的重任。尹先生说,那时生活压力逼他赚钱的经历,为他后来的商业能力打下关键基础,真是逆境磨炼人呐。1958年,念高中三年级的尹先生,因一位好朋友的家庭在考虑移民美国,也因‘有右派言论’,而失学了;1961年,他的罪名上升为‘反革命’,坐牢9个半月,之后被发配到塑料厂劳动。他的‘牛鬼蛇神’日子——这是以前中国形容受意识形态*的人的名词——一直持续到1979年,那年他41岁,终于被摘掉‘反革命’帽子,能更正常地融入社会。
“尹先生做过工厂英语资料译员、重庆广播电视大学英语教师、重庆出版社编辑。1985年底,他创办重庆长江书刊公司,是重庆最早的书商,也小有成就。1991年,尹先生听一位摩托车厂的朋友说,他们工厂每月从河南买几百台发动机,价格高但质量一般,而本地的大厂又不愿把发动机卖给小摩托车厂。1992年,看到商机的尹先生跟其他几位朋友一起,共凑了20万元,在重庆郊区农村租了个不到40平米的房间做车间,成立‘轰达车辆配件研究所’,也就是后来的力帆集团前身,开始制造摩托车配件。做了一年配件后,尹先生发现利润很薄,只够持平。有一次去重庆大摩托车企业——建设集团的维修部,他发现,如果把摩托车发动机配件买来,成本是1400元,组装了再卖出去,能卖到1998元,有近600元毛利,远比造配件赚钱,这是连建设集团自己都不知道的秘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4。尹明善先生主宰命运的故事(2)
陈笛:“从配件到整机,利润差别为什么会这么大?难道成本结构不同?”
“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关键在于整机是摩托车消费者看到的,整机有品牌效应在里面,而那些配件埋没在整机之中,用户可能根本不知道、也不一定在乎配件是谁制造的,配件制造商成了‘无名英雄’,他们很难加进品牌溢价,也就没有什么利润了。换个角度讲,因为配件品牌不重要,谁做都行,而整机是消费者看到的,品牌很重要,是信不信得过的关键,所以,利润就会高。在整个制造链上,谁离终端消费者越近,谁的利润越高。”
陈笛:“苹果公司的iPod是不是也这样?我们同学都喜欢苹果公司的产品,它的品牌对我们总是最有吸引力,不过它的产品总是贵得离谱。”
“是呀,我的一位大学同学,在北京专门研究、制造类似iPod这样的音像放录产品,卖给消费者。他说,跟iPod同样功能的产品,他不要70美元的成本就能做好。可是,他的产品售价不到100美元,而苹果iPod的价格却是500美元,还越卖越俏。
“像那些女士用的化妆品更是这样,许多化学品公司只制作化妆品公司需要的化学原材料,而不制造女士消费者看到的化妆品,结果,它们的利润很少,相对的股票价格一般也都很低。但是,化妆品公司因为拥有消费者熟悉的品牌,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有的化妆品公司甚至把产品制造业务全部外包给那些化工厂,要化工厂制好后,帮化妆品公司贴上品牌商标,从工厂直接发货到各零售店。整个过程中,化妆品公司可能一点也不插手,但是,利润主要还是要给化妆品公司,因为它们拥有品牌,拥有消费者的信任。”
陈笛:“既然这样,为什么那些化工厂、配件厂自己不去开发品牌,也赚品牌的钱呢?”
“这是一个困扰许多中国公司的问题。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在中国,保护商标、品牌或者其他无形资产的法治架构没到位。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意识里,人们历来不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