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第1/1 页)
一切繁华都过去了。至少还有你&ldo;我妈妈是从家里逃走,才嫁给我爸爸。&rdo;&ldo;喔!我母亲是嫁给我父亲以后才从家里逃走的!&rdo;我愿意相信,在一九三九年,爱玲和炎樱这两个妙不可言的女子,是以这样妙不可言的对话,开始她们一生的友谊的。它兼具了古龙的机智和朱德庸的深刻,对那个破碎动乱、全盘崩袭的年代,是一种绝妙的嘲讽。香港大学,夏日校园,樱花盛开如雨。爱玲和炎樱走在校园小路上。这自然是臆测,也不脱俗套,然而只觉得只有这样的画面,才配上爱玲为炎樱取的这个好名字。港大三年,爱玲独自一人,没有亲朋故旧,和同学之间更是隔了一道墙。她将自己放到玻璃罩里,惟一进这&ldo;私家领地&rdo;来的,只有炎樱,一个混合了不同血统的外国女子。她和炎樱,如我与离离,是&ldo;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rdo;。人,一生中会和很多人相遇,有些人只是为了擦身而过,有些人是等着一见如故。一九四一年底,珍珠港事变,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港大停课。整日间都是日军飞机空袭,炮弹漫天飞舞,子弹密集如雨。爱玲和同学终日聚集在宿舍的最下层黑漆漆的箱子间里躲避轰炸。稍不留神,就可能香魂难返故里。一日,不见炎樱。爱玲和舍监急得到处找她。听有人说炎樱去城里看电影了,舍监咆哮如雷:&ldo;她不要命了吗?现在是什么世道?&rdo;余音未了,爱玲听见漆黑的浴室里传来歌声,突然传来子弹打破玻璃的声音,歌声停下来。&ldo;炎樱!&rdo;爱玲轻轻地叫一声,她刚刚松弛下来的心,马上又悬了起来。然后她听见舍监忍无可忍地吼叫:&ldo;你这个笨蛋!疯子!你给我从淋浴间里马上出来!&rdo;只听见炎樱嚷道:&ldo;带着肥皂泡泡吗?&rdo;站在舍监身边的爱玲低着头用力忍住笑,炎樱的满不不在乎仿佛是对于众人恐怖的一种嘲讽。&ldo;炎樱,你去哪了?真是愣头愣脑胆大包天。&rdo;&ldo;张爱,我上城看电影,五彩卡通很好看。你做什么了?&rdo;&ldo;我还有什么可做的!不过缩在这里听机关枪的声音,&lso;忒啦啦啪啪&rso;的,像雨打芭蕉,这会儿倒好了,不费劲等夏天过了再&lso;留得残荷听雨声&rso;了。&rdo;经过战争的震荡,人性的灰尘一一抖落,爱玲更是心似明镜,眼如冰雪。《烬余录》里爱玲冷眼看世人,已是毫不留情到森然的地步,惟独对炎樱她是真欢喜。爱玲极不擅交际,礼节往来尚可,斗角勾心就免了。她看炎樱如同赤子,天真喜悦到她不需设防,所以她愿意与她深交。一九三九年到一九四二年底港大停课之前的校园生活,是爱玲最纯净自由的岁月。除了努力学习,争取考上伦敦大学之外,余事倒是不劳挂心的。偶有小愁,也没有牵肠挂肚的,更何况有炎樱这样的开心果、知己陪着。全然不像在圣玛丽亚女校那样受人歧视,以近乎自闭的方式孤独着。就连一直缠绕她的&ldo;旧衣服&rdo;心结,也因为连得了两个奖学金,狠狠做了些衣服而吐气扬眉略有疏解。不过,我想爱玲多是不太怀念在港大的生活,此时她已经学会了冷眼旁观。我上学时老师也曾说过,你们会怀念大学无忧无虑时光的。可惜到了现在,能够继续保持联系的人却无几。并非我薄情寡意,的确未曾有让我怀念的力量。大多数人眷恋的不过学校里人与人之间温馨的相处,因那实在不能伤筋动骨,和日后的惨烈比起来,真是单纯的快乐。有了这种单纯的快乐,任何地方都是很可爱的。譬如爱玲和炎樱,在香港沦陷后,依然满街找寻冰淇淋和唇膏。撞进每一家食店去问可有冰淇淋。只要有一家答应说明天下午或许有,第二天就会步行十来里路去践约。一盘昂贵的冰淇琳,里面却吱格吱格全是冰屑子。天天上城买东西,名为买,其实不过是看看而已。&ldo;从那时候起我学会了怎样把买东西当作一件消遣。街上摆满了摊子,卖胭脂、西药、罐头牛羊ròu,抢来的西装、绒线衫,蕾丝窗帘,雕花玻璃器皿,整匹的呢绒&rdo;。乱世繁华,自有一番光华夺目。她和炎樱在一起更能体会到生的喜悦。上帝说,他把男人和女人分成两半,找到了,才拼和成一个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