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炎唐安南风云(第1/3 页)
大唐龙朔三年,春日的长安,暖阳倾洒在朱雀大街,街头巷尾热闹非凡,贩夫走卒的叫卖声、孩童的嬉闹声交织回荡。然而,皇宫太极殿内,气氛却凝重得仿若能凝出水来。
皇帝李贤身着华丽龙袍,身姿笔挺地端坐在龙椅之上,头戴冕旒,那十二串玉珠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更衬出他眉眼间的威严。他目光如炬,仿若能穿透层层宫墙,俯瞰着殿下那肃立的群臣。
“诸位爱卿,如今我大唐国力昌盛,疆域辽阔,四方蛮夷虽大多臣服,可仍有不安定之处。琉球群岛、澎湖列岛与夷州诸岛,经我大唐将士浴血奋战,已牢牢掌控在我朝手中。但南方的安南,局势动荡不安,时常侵扰我边境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朕决意对其用兵,诸位意下如何?”李贤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若带着千钧之力,在空旷的大殿内久久回荡。
宰相陈平,身着紫色朝服,腰系玉带,率先迈出一步,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圣明,安南之地,自秦汉以来便与我华夏渊源颇深。其地物产丰饶,战略位置更是极为重要。如今局势不稳,确实该加以整治。只是兴兵动武,乃是关乎国家兴衰、百姓生死的大事,还需谨慎考虑。战争一起,劳民伤财,无数家庭将支离破碎,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李贤微微点头,目光转而投向一旁的南国公刘幽求,眼神中带着几分探寻:“刘爱卿,依你之见呢?”
刘幽求身着金色蟒袍,英姿飒爽,他上前一步,单膝跪地,神色坚定:“陛下,臣以为此时正是出兵安南的绝佳时机。我大唐军队,历经多年磨砺,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且刚刚在诸岛战事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战与登陆作战经验。将士们士气高昂,战意正浓。若能一鼓作气拿下安南,不仅可消除南方边陲的隐患,保我边境百姓太平,还能彰显我大唐国威,让四方蛮夷不敢再有觊觎之心。”
李贤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之色。这时,工部尚书袁刚也站了出来,他身着绯色官服,神情自信:“陛下,臣的火器部队,经过多年夜以继日的研发与严苛训练,如今已颇具规模。此次若出征安南,我火器部队定能发挥巨大作用。那连发枪,可连续射击,火力迅猛;手榴弹威力惊人,能在敌群中造成大面积杀伤;迫击炮射程较远,可在敌军射程之外发动攻击,精准打击敌军要害。有我火器部队相助,我军定能如虎添翼,增添胜算。”
殿内群臣听闻,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有人面露担忧之色,仍觉得战争风险太大;有人则被刘幽求和袁刚的话鼓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李贤沉思片刻,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位大臣的脸庞,最终下定决心,沉声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派南国公刘幽求为帅,调集三十万大军,挥师南下。同时,工部尚书袁刚的火器部队,派出五万人,携连发枪、手榴弹、迫击炮等先进火器,一同出征。务必一举拿下安南,扬我大唐军威!”
“臣等遵旨!”群臣跪地,齐声领命,声音响彻大殿。
数月后,长安城的南门外,大军集结。三十万大军,军容整齐,军旗猎猎作响,盔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的光芒。士兵们昂首挺胸,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无畏。火器部队的马车中,装载着一箱箱威力巨大的火器,每一辆马车都由精壮的马匹牵拉,引得沿途百姓纷纷侧目,惊叹不已。
刘幽求骑着一匹高头大马,身披银色铠甲,手持长枪,在阵前巡视。他目光如电,扫视着每一位士兵,高声喊道:“将士们,此次出征安南,是为了保家卫国,为了我大唐的荣耀,为了边境百姓的安宁。大家可有信心?”
“有!有!有!”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震天动地,仿若能冲破云霄。
在一片激昂的呼喊声中,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安南进发。一路上,尘土飞扬,马蹄声、脚步声交织成一曲雄浑的战歌。所经之处,百姓们夹道相送,献上酒水和干粮,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
当大军抵达安南边境时,安南守军远远望见这遮天蔽日的强大阵容,顿时吓得惊慌失措。安南的将领们匆忙召集士兵,在各个关隘布置防线,试图抵挡大唐军队的进攻。
刘幽求并未急于进攻,他深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于是先派出精锐斥候,身着轻便的黑衣,趁着夜色,悄然深入安南境内。这些斥候犹如暗夜中的幽灵,躲过一道道岗哨,探查敌军的布防情况。
数日后,斥候回报,安南军队在各个关隘都设有重兵把守,且在险要之处设置了大量的拒马和陷阱。但他们的武器装备,不过是些长刀、弓箭,与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