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1/4 页)
李世民接着道:“李卿,朕今日赐姓,非是寻常之举。
朕有一件难事,却要你去办一办。”
“陛下请下旨,臣万死不辞。”
李世民抬起头,叹道:“这件事说难亦难,说易也易。
###厥当初败亡之后,群臣有说让其还归故地,有说置于长城以内,朕取后者。
现在看来,此事有些不妥。
朕今日想复立你为可汗,统领部众还归旧地,建牙定襄,你以为如何?”
唐俭在侧,惊讶万分,他想不通皇上变换心意如此之快。
李世民当初听从温彦博的意见,以羁縻之策设立督府安定突厥部众,又留突厥人万余家居住京城,并授有关人为将军中郎将。
一时间,突厥人布列朝廷,五品以上的就有一百余人,与原来的五品以上官员对半。
这时,以李大亮为代表的部分官员以为这样做于事无补,虚耗国财,纷纷上疏反对。
txt小说上传分享
唐皇步辇会禄相 天兵涉难过沙碛(5)
像李大亮的上疏最为全面,其疏曰: 臣闻欲绥远者必先安近。
中国百姓,天下根本,四夷之人,犹于枝叶,扰其根本以厚枝叶,而求久安,未之有也。
自古明王,化中国以信,驭夷狄为权。
故《春秋》云:“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
自陛下君临区宇,深根固本,人逸兵强,九州殷富,四夷自服。
今者招致突厥,虽入提封,臣愚稍觉劳累,未悟其有益也。
然河西民庶,镇御藩夷,州县萧条,户口鲜少,加因隋乱,减耗尤多,突厥未平之前,尚不安业,匈奴微弱以来,始就农亩,若即劳役,恐致妨损,以臣愚惑,请停招慰。
且谓之荒服者,故臣而不纳。
是以周室爱民攘狄,竟延八百之龄;秦王轻战事明,故四十载而灭绝。
汉文养兵静守,天下安丰;孝武扬威远略,海内虚耗,虽毁轮台,追之不及。
至于隋室,早得伊吾,兼统鄯善,且既得之后,劳费日甚,虚内致外,竟损无益。
远寻秦、汉,近观隋室,动静安危,昭然备矣。
伊吾虽已臣附,远在藩碛,民非夏人,地多沙卤。
其自竖立称藩附庸者,请羁縻受之,使居塞外,必畏威怀德,永为藩臣,盖行虚惠而收实福矣。
近日突厥倾国入朝,既不能俘之江淮,以变其俗,乃置于内地,去京不远,虽则宽仁之义,亦非久安之计也。
每见一人初降,赐物五匹,袍一领,酋长悉授大官,禄厚位尊,理多靡费。
以中国之租赋,供积恶之凶虏,其众益多,非中国之利也。
李世民当时看到此封上疏,倒是很认真地看了数遍,然毕竟不接纳李大亮的意见。
此次在九成宫遇袭后,李大亮的疏中言语一下子浮现在心头,并随口引用了李大亮的原话,可见其对待突厥人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
此次欲封李思摩为可汗,让其带领部众还其旧地,建牙定襄,即是此虑的延续。
其实李世民这样做,还有更深的考虑,即是让突厥人还其旧地,充当了北境与大唐的藩篱。
薛延陀近些年在北境一枝独秀,隐然以北方各部的首领自居。
为了削弱其势力,以免其势大之后对大唐造成威胁,李世民有意分封夷男的儿子及重臣为小可汗,以分其势。
李思摩若带领族人在故地建牙,就可以对薛延陀有所牵制,万一薛延陀向大唐启衅,突厥地盘又可以充作藩屏,缓冲薛延陀的进攻速度。
李思摩现在听说让其回故地建牙,他也十分顾忌薛延陀的势力,为难说道:“陛下,臣深感圣恩。
然现在漠南之地,久为薛延陀地盘。
若臣统部众以往,恐夷男不愿。”
“不妨。
朕会派人赐给薛延陀玺书,让其退至漠北,不许他侵扰你们。”
李思摩见事已至此,急忙领旨谢恩,躬身退出芙蓉园。
李思摩走后,李世民对唐俭道:“禄东赞现候在园外吗?”
“他候在园外,已来一个多时辰了。”
“其在京中日久,可有什么怨言吗?”
“臣未听说过。”
“依你所观,突厥人与吐蕃人有何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