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1/4 页)
????梓儿一面与霍荇君对答着,心中一面想,罢了,有些事情还是不与大姬说来得好。免得她藏不住心事,反露了马脚,我自己查证过后,直接报与大将军知晓也是一样。原本大将军派我来伺候,也就是为了帮大姬阻绝这些事情。
????……
????“隽不疑悄悄地派人到长陵邑去?”上官桀皱着眉头,询问道。
????看到上官朗点了点头,上官桀顿时面沉如水。长陵邑,那恰是他安置假太子张延年的地方。本来应该摸不着头脑的隽不疑竟然会悄悄派人去长陵邑,这实在是个危险的信号。
????“那假太子确认已是死了吗?”上官桀低声问道。
????“确认已死了。隽不疑家的老仆悄悄给那人下了药。隽不疑本人也是确认死透了,才上报给朝廷的。”上官朗沉声道。
????上官桀闭上眼睛,深呼吸着平复心情。对,假太子已经死透了。皇帝与霍光都已决定将此事悄无声息的掩埋。因为关系到皇位,所以今后只要皇帝不提及就不会再有谁胆敢再翻起此案。这案子已随着假太子的死,成了死案。自己是完全不必担心的。只是隽不疑他到底为什么会派人去长陵邑……
????“杀了他!”上官桀再睁开眼睛的时候,便做下了决断,“无论是凑巧还是他真的掌握到了什么,杀了他一了百了!就在今晚,我要隽不疑的命。”
????“是!大人!”上官朗双手抱拳,应诺道。
????……
????梓儿拿着在书房里找到的那卷《春秋》匆匆出了上官家,直往京兆尹隽不疑的住处而去。隽不疑早在家中翘首期盼了一整天,见到梓儿来却是又惊又喜。
????“梓儿姑娘,可是有什么发现?”隽不疑忙问道。
????梓儿取出怀中的《春秋》递与隽不疑,说道:“拿你的书简来,对对看,看是否对得上。”
????隽不疑取过那经书,平铺在案上,发现其中果然有残缺了部分竹简。他小心地将自己保存着的书简置于其中,竟然严丝合缝,再看竹简材质,再看上面的刻字、内容乃至将竹简串联到一起的韦编竟都是一个样子的。
????隽不疑长叹了一口气,说道:“果然,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有了此物,我便可向大将军禀报了。”
????“隽大人,这真的就可以证明,在背后作怪的人就是左将军吗?”梓儿犹疑地问道。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先秦诸子所留典籍多不复传。汉兴之后,靠幸存的经师口授相传,方诞生了许多今文经……”隽不疑得以破解此一悬案,心情大好,便开始细细地为梓儿解释起来。
????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儒家经典到汉代就成了稀罕物。汉兴之后,靠着还存活于世的经师们口头讲述又重新整理出了许多儒家经典文书,这些经书已汉代的隶书写就,因此称为今文经。但是,由于记忆失误,理解差异等等许多原因,常常导致同一个经典会有许多不同的版本。以《诗经》为例,汉初有鲁、齐、韩三家诗之说。西汉时,注解今文经的三家诗被确认为正统。反而,注解古文经的毛诗在当时被认定为只是民间学派,没有得到很大的传扬。《春秋》也和《诗经》是一样,在汉代一共有过五个版本的春秋传书,分别是《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邹氏传》、《夹氏传》。各版《春秋》都有各自的特色,因此就算单从内容上也可判断这几段残简与整个书简是否一致,更遑论还有材质及其他了。
????隽不疑从家中老仆身上发现了蛛丝马迹后,隐隐猜到那暗中之人是谁。只是,对方身份如此显赫,又与皇家及霍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倒是不敢贸然行动。若是打蛇不死,被对方反咬是捕风捉影,到时皇帝与霍光就算心有疑惑怕也不好发作。他虽也派人往长陵邑去查了,但是对方行事谨慎异常并没有任何可以作为实证的事物留存。
????这时,隽不疑便想到了书房中留下的那几段书简。这份书简是那暗中之人留下的唯一明证,他一直妥善收藏着。而作为有名的能吏,又生活在风行春秋决狱的西汉,隽不疑自然对各类春秋传书了如指掌。因此,他便想到以此书简为契机,请求生活在上官家的霍家大姬的帮助,来为自己的猜测寻找实证。而今梓儿拿出的这份《春秋》果然与他手中的书简严丝合缝,已然足以取信霍光。
????隽不疑全部话说完,又对着梓儿长长地作了一揖,说道:“多谢梓儿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