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1/4 页)
天海的粮食税是每亩上四斤,怎么看怎么便宜呀!
君送琢磨着回了宫得给父皇建议一下减免赋税,趁着农忙赶紧上谏。
边想着,君送和君泽边走进了一旁的茶楼,乖乖的去说书。
辛国的商业发展的着实差。所谓的皇城闹市,也只是一些富商们所开店铺的聚集区。道路两旁极少有平民百姓摆摊做生意,而且大都是卖一卖摊饼、包子馒头等低级小吃。绝对没有贩卖粮食的。自己都吃不饱,那里还舍得卖。
君送等人坐在了茶楼中,有说书人在滔滔不绝,讲得是天海国云帝的事迹,楼中众人听得认真。
君送皱眉,深思。辛国的官制同样有很大的弊端。基本上从不选贤任能,全是官家之人推荐、连荫。仅有少数的才能极为优秀、品德极为高尚的平民能有为官的可能。也就是庶民院的这十三位。
每年的官员考试,只是对现任官员的文化测一测,基本上都过。
是以,种种原因造成了辛国现如今,百姓不爱书,不爱商,统统务农的好风气。但是赋税又严重,所以正值盛夏,农活忙的可以,所以哪里还有百姓在这里闲逛,更别说坐在一起听听闲话,讨论讨论国家大事了。
君送扫了一眼坐在周围的茶客,有看见他并且认识都慌不忙的点头微笑,表示请安。
此时,正听那说书人将手中折扇“啪得”合起,接着在面前桌上又狠狠一敲!
听他道:“话说那天海云帝,可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方才说了这位帝君是如何的文韬武略,现在,小老儿再给诸位讲讲这帝君是如何的重情重义!”
茶客们听的在心。
“帝君有位挚友,姓夏,名讳倒是不知。想是人家天海的事儿,小老儿哪里能知道的一清二楚?小老儿姑且说,诸位姑且听听。”
一听说是“夏”,君送一瞪眼,保不齐是要说自己。顿时起了兴趣。赶忙收了心思,仔细听书。
说书人清了清嗓子:“话说帝君的这位挚友呐,那可是一派……下流人物!”
君送目眦尽裂。说谁呢!
“这夏某,是卒于十九岁,算是英年早逝……”
话刚说到这儿,有听客惊言:“死啦!”
说书人抬手用扇子压了压,示意稍安勿躁。
“看客莫急,听小老儿给诸位言。话说之前诸位都知道了帝君是如何的器宇轩昂,宏才大略,想必也定是以为帝君的挚友,怎么着也该是个仪表堂堂,学富五车的一带才子吧?”
众茶客不由的点头表示认同。鸡同鸡处,鹤有鹤群,帝君的挚友自然也应该是胸怀天才,聪明绝顶之人。
见得众人反应,说书人露出狡黠的表情,扇尖向前轻轻一点:
“错啦!”
“这帝君挚友,夏某,相貌平凡,文采平凡,治国讲理那更是平凡。在天海国中,是一个纯纯粹粹的浪荡公子!说到这儿,定会有看客疑问,那帝君怎么会和这夏某是挚友呢?”
众茶客纷纷点头表示确实不解。
说书人解密道:“唉,原因无他,仅是因为这夏某出身颇好,乃是天海重臣之子。夏某自小便被送入天海宫中,予帝君做伴读。帝君与夏某二人自小交好,这长大了,纵使夏某一无是处,二人之间也总还是有情分在的!”
君送一口银牙已然咬碎。
奶奶的,后世对他的评价还真好嘿!
说书人接着道:“话说,这帝君与夏某人之间的情分还真不是假的,深厚至极。天海四年,夏某成亲,当时的帝君还和众兄弟争抢着储君之位,但是却不顾情势激烈,与夏某的成亲礼上邀了当时的帝君与海后观礼,可是给了极大的面子!”
“话说那新娘子,也是大有来头,乃是天海国师的二姑娘。你们知晓那天海国师的大姑娘是谁吗?”
众茶客摇头。
说书人得意一笑:“不瞒诸位,天海国师的大姑娘正是现如今的天海宛后!诸位倒是说说,要不是有着这层关系,像夏某那等不学无术之人,哪里能娶得了如此美娇娘!”
台下听客纷纷露出羡慕之色。
君送露出抑郁之色。
可是,刚要议论纷纷起来,却又突听那说书人猛猛的敲击了书桌一下,整个茶楼的气氛顿时就被扭转的沉重起来。
“唉!”说书人一声重叹,“可惜夏某人的福气到这儿就是用尽了呀!”
众人心中一纠。
【待续】
☆、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