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走山过水探险境,穿山坠崖觅宝地(第1/5 页)
铁匠铺又关门了,不过不要紧,农民伯伯们需要用到的镰刀锄头早就备好了,江湖侠客们还等的起一两个月。
八条的面子有点大,这一次的探险,竟然带上了这三个娃娃。八条终于送出了那颗猪精儿,从老和尚的手里要回来后,和秦岚一人一颗,拿红线穿好了戴在脖子上,顺便帮老三把那颗猪牙打了孔穿了线,不过老三觉得这颗猪牙有点太大了,戴在脖子上不舒服,就挂在了腰上。赵瑶想到了刘丰挂在腰上的那颗猪牙向八条问道:“我见刘丰也挂了一颗和张三儿类似的猪牙,这么大的猪牙可不多见,有什么说法吗?”
八条欣然道:“我们家老三打死的野猪,那野猪个头不大,但獠牙挺长,就掰了两颗猪牙,刘丰挑出了这两颗猪精儿,现在我们四人一人一个。”刘丰到达京城好一段后才把猪牙戴在身上,赵瑶也只是问问,并未在意,毕竟张老头的徒弟,要是没点本事反倒奇怪了。
这一次的探奇仍在大宋向南与大理接壤方向,一处为悬崖壁半腰处的悬棺,在大宋南疆横山寨向南方向,据说乃前朝一位剑客的遗棺,棺中殉有此人配剑以及公孙氏的《西河剑器》和李太白的《太白剑谱》,江湖传闻此剑客功成后以西河剑器和太白剑法与当年使一铁棒的妖猴斗法三天,直打的天昏地暗,山河倒转。奈何妖猴修行有成,铜皮铁骨,力大无穷,剑客饮恨重伤败北。后又被仇家所趁,眼看大限将至,无奈之下只得避开仇人眼线,于悬崖峭壁半腰处觅得一具新棺,坐化其中,得保全尸。要得此宝需由崖顶沿棺而下,无棺处以鱼肠宝剑开山剔洞,待得宝后下至崖底,沿崖底向北而返。
另一处为南疆钦州地界一处悬崖崖底。相传上古时期,曾有天外飞石砸入此地,夷平山峰,凿出地火,化为深崖,又引得海水倒灌,与地火两相作用下,达成一种奇妙平衡,形成前所未见的宝地,谷中可能生有奇物,不可避免,也可能会有妖精鬼魅守护宝地,定是一处险地无疑。此地为赵瑶临时起意应老头要求为张三儿寻觅陨铁,但赵瑶言明,实不敢保证此地收获,众人尽力而为即可。
一行七人,由泉州出发,乘海船先达广州。海上之行,给三个孩子带来无穷乐趣,海中大鲸捕食场景惊爆众人眼球,近十丈长的大鱼由深海入浅海追赶鱼群,海面沸腾不已,那大鲸朝鱼群深吸一口,又从身侧滤出海水,海中翻滚的鱼群顿时不见影踪,海面残留的渣渣又引来大群海鸟,万物蒸腾,气象森森,生命之奇特难以言表。觅食完毕的大鲸似与大船耍贫,冲天鼻孔中喷出数丈高水柱,欢鸣一声,推水而去。被眼前景象震撼过后的张三儿又转头回了船仓继续他的春秋大梦。
由广州上岸后,沿郁水,过梧州,达邕州,后换乘马车直达横山寨,一路上仅在各州稍做停留采买吃食饮水。在众人一路披荆斩棘向山顶进发之时,一路睡到头的老三被张老头扛在背上,八条也老老实实的趴在老和尚背上,只有秦姑娘一人倔强的一步不落。待众人到达崖顶,赵瑶砍倒两棵大树,简单布置了三个休息场合,点了堆火,抓了两只野兔,几只竹鼠,凑合吃过晚餐后,众人见未有异常,也不安排守夜。
一夜无事,次日一早,赵瑶打头,以崖壁藤植为索,悬棺为阶顺势而下,每降下十丈左右便以手中利刃开辟方圆丈许洞窟,并在洞窟旁以利刃凿洞,就地截取碗口粗细松木插入洞中。近千丈高的悬崖,赵瑶与道长二人花费两个日夜将悬崖由顶及底完全打通,虽简单确认崖底并无危险,但仍大意不得。崖上众人在赵瑶和道长开凿山壁的同时已经逐个检查崖上悬棺,八条和老三则在崖顶无所事事,八条压根就没有帮忙的能力,老三则不懂何为轻功,估计下了崖也帮不上什么忙。寻找宝物相比二人如何下崖倒成了第二难的事情了。
传说或许假多真少,但传说既然能传说出来,必有其可取之处。从崖顶直至找到剑客悬棺所在,众人翻遍诸棺,棺中多多少少殉有宝物,以值钱的冥器居多,另有一些骨器、剑器、破损异常的宝籍之类,入不得众人法眼,在靠近一处阴森洞窟的几个悬棺中竟藏有野猫、蟒蛇之类,但未成气候,各自出手打杀。小道士站在洞窟旁边的松木上,朝旁边一处原生洞窟远远望去,在打杀野猫时,明显感受到从洞窟中传来的注视,定是妖怪巢穴无疑。
“张老前辈,可否先将二位小兄弟接到此处,我们探一探远处巢穴,想必定有所获。”小道士远远冲张老头喊道。
赵瑶和老和尚亦转头望来,老铁匠向上方喊了一声:“三儿,自己下的来不?”
只见那胖三儿伸头向下望了望,找到道士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