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1/4 页)
那女孩子气鼓鼓的看着着拿着从她手机抢走冰糖葫芦的老猴子在那儿招摇过市,她不爽的骂了两句,然后就继续向前走了。
秦叔宝他们一行人笑嘻嘻的看着被老猴子抢劫的女孩子,一点没有上去帮忙的意思。
“这些猴子的胆子真大,居然光明正大的抢劫。”吴梦雪对于这些放养的野猴子很感兴趣,她睁着大眼睛好奇的看着猴子们对过往的游客施以毒手。
几人快要爬到山顶了,还没到山顶就看见山顶上袅袅升起的紫烟。
ql山的主峰的山顶是一片寺庙,每天都有信徒络绎不绝的来上香。
在秦叔宝几人走的是后门位置,这里的路边伫立这大大小小十几座塔陵。
塔陵,即用于安奉人逝世后的灵骨或骨灰及陪侍品的场所。和公墓、坟场等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供于殿堂”,后者“葬于山野”。在今天“塔陵”一词,成为了所有高级别葬式的统称。塔陵又分为两种形式,即民间形式和宗教形式。总体上它包涵了我国儒、道、佛三教的诸多文化思想内涵,而不仅仅是单纯的埋葬之地。是在继承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国情和国际影响,综合复兴而来的一种文化、旅游场所。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宣扬的“轮回转世”观念,强烈冲击了中国传统灵魂观念。“轮回”说承认人死是必然的,但神魂不灭。但人死后不灭的灵魂,将在天、人、畜生、饿鬼、地狱中轮回,“随复受形”,而来生的形象与命运则是由“善恶报应”的原则支配,“此生行善,来生受报”,“此生作恶,来生必受殃”。这种“六道轮回”的人生观对相信祖先灵魂永存阴间,能祸福子孙的传统汉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冲击,很大程度的冲击了我国传统的灵魂观念,使建立在“灵魂不灭”和“孝道至上”的传统儒家,道教丧葬礼仪遭到了严重的影响。“六道轮回”的观念,除了否认了“先灵保佑惠泽子孙”“追思怀孝”等观念以外,还进一步否认了“风水文化”、“阴阳理论”、“养生送死”等中国固有的思维方式。建立了完整的“脱离六道、往生净土”的丧葬观念,佛教的这种主张,在漫长的岁月中已经融入中国丧葬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民间丧葬习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对于人逝世之后,身体的处理来讲,佛教和道教基本相同。当时,在古印度葬俗有也存在火葬、水葬、土葬、野葬四种,佛教徒也选择了以火葬为主。以火焚之,取舍利子,供于塔中,“塔”在天竺(印度)是最尊贵的纳骨之地,如历史上的戒日王、鸠摩罗王和统一印度的阿育王等均为塔葬。故有“天竺纳骨,以塔为贵;中土寝身,唯陵至尊”的说法。佛教丛林的塔陵称。海会是佛经中的常用譬喻,指佛教圣众会合之处。德行之深与数目之多,譬如大海。《华严玄疏》卷一曰:“言海会者,以深广故,谓普贤等众,德深齐佛,数广刹尘,故称为海”。“海会”用作塔陵的总名时,取海众同会一穴之义。
另外,还有佛教的“净土宗”,先是由慧远大师建立的佛教莲社形成而来,因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而得名“净土”(也称莲宗、白莲社)其塔陵。由于信仰内容是求“往生极乐”故称。其主要的文化核心是脱离六道、往生极乐世界。
几人对于这些塔陵没什么感觉,虽说里面埋葬的是一些高僧。
佛教的寺庙发展到现在基本都是金碧辉煌,各种各样的大殿林立在山顶,里面供奉着大大小小的各种罗汉菩萨。
在寺庙的中心处是一个大大的香火炉,来往的信徒拿着手中的香,将它举过头虔诚的鞠了三个躬,然后将手中的香扔进炉子里,秦叔宝他们在山腰看见的紫烟就是从这里飘出去的。
离香火炉没多远的地方是许愿池,里面的罐子已经堆满了硬币。
顺着许愿池往下走,一个大大的池塘出现在众人的眼前。这里是放生的地方,里面全都是善男信女放生的鱼和龟。
走到正门,一面雕刻着神龙的墙壁直挺挺的立在那儿,墙壁上有八条龙,这正是佛教的‘天龙八部’。
几天神龙相互交错,龙首纷纷伸向一颗珠子,那就是传说中的龙珠。
在离墙壁不远处有一条线,那条线上正有人闭着眼睛伸着左手歪歪扭扭的往前走,希望能摸到那颗龙珠。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啊?”吴梦雪对于有人奇怪的行为很好奇。
“那颗龙珠又叫许愿珠,据说只要你闭着眼睛走过去能摸到它的正中心的话会心想事成。”秦叔宝耐心的为她解释。
“是吗?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