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1/1 页)
染武帝崇奉佛教,则为之开导其机。修德勤业,戚戚储君,或可旦夕疾病之至。写经造寺,堂堂天子何必矜人天小果之为圣。帝问而廓然,无朕以对。不识□而潜回江北以居。面壁少林,谁识比丘为活佛。无言默坐,安知长老即真如。旷达神光,积雪垂腰,立志法嗣,神刀断臂而动慈悲。传法印以证内心,授袈裟以除后议。也曾为龙虎说法,也曾为嵩岳谈徽。振玄风而遭物论,斥□□而起人非。禅隽有僧中鸾凤,流林为三藏律师。局褊示人不广,五毒而灵性先知。一一曰自言时至,会集三子各陈所得,何如总□□持得道之肉道,副之皮道,育仅得骨□□。慧可深入髓脂,自人手兢兢修证。
达师指慧逃走
次日,武王祭毕。达摩在云头呼慧可曰:“佛性好悟耶,佛祖欲传灯耶,法器指破耶。”慧可见达师显,愿求指示。达传与慧可,又说偈曰:师寿于百岁,八十而造非。为近至莫故,重修而入道。
虽具少智慧,而多有彼我。所见诸美等,未尝生珍敬。
又偈:二十年功德,其心未恬静。聪明醒慢故,而获至于此。
又诗:得王不敬者,当感果如是。自今不疏怠,不久成奇智。诸圣悉得心,如来亦复尔。
又诗:定慧为宗立户门,愿将奥义欣知□。如来定慧非同汝,员□难容世道□。
又诗:定慧如何一二拘,胜师传授顶盘珠。定无定处慧非慧,一二拘□是背师。
又诗:值数而违刺,当名不副名。金绳开觉语,革旧自归诚。
又诗:宗名实相意如何?幸为条陈发我愚。只恐相空无实相,多因幻妄堕迷途。
又:相名无相何能定,不定难言相有真。变故循环非在在,有无流转却津津。
又:容相何能变,有中怎说无。婆罗能是解,逃墨必归儒。
又:胜多沉溺小旁门,分立诸宗大乱真。身且不知牛迹陷,何为喧闹乱纷纷。
又:旁门立六宗,狂奴傲主翁。建议驱除策,纵容渐次攻。
罗汉赴会
达摩指点慧可法器,回转雷音寺见如来佛祖。佛祖问曰:“功成多少?业成多少?”达师曰:“功修一分,业成些小。”佛祖唤诸徒曰:“琼浆相待。”尊者可归次位,听莲花会,讲经,超度孤魂,谨依法旨。有诗为证实相诸徒已觉非,此宗无相亦须规。问渠无相居何处,恐与沙门道裂支。
又诗:我名无相隐浑沦,三昧员融罔执循。变化莫知神孙境,能将口说为君闻。
又诗:无得三昧相,莫当三昧名。波罗问慧可,即悟性之灵。
慧可逃走
慧可闻师指点,收拾袈裟衣钵法器,正当二鼓逃走。波提闻师指教慧可逃走,意欲追求传灯之计。众徒闻说慧可逃走,欲去赶上,“结果此贼,方消吾恨。”波提曰:“不可。师在,传灯与他。今日达师升天,我与汝众人行凶耶!”众人闻言,不管其事。波提追赶慧可。慧可知他来追,急急忙忙而去。波提观见慧可,呼曰:“慧师等吾,同去行化,普度众生。”越赶不上,慧可足下生云。波提方拜为师。
慧可逃诗:多方行化脱波提,约下东来一着棋。今日南逃明日北,何时事宁得青夷。
波提追诗:用尽机关为佛僧,几回赶上几回逃。慧可若不传正法,空买名声天际逃。
又诗:心中虽吉外头凶,川下僧房门不中。为遇毒龙生武子,忽逢小鼠寂无穷。
神光白日升天
次晚,嘱赞已毕,即普度众生。忽见一猛虎伏在坛下,慧师随次跨虎,虎忽然飞腾在空中。众尊者曰:“何不回到雷音寺,参见佛祖如来。”慧师随虎而下,诵讲诸品经卷。唤波罗提曰:“我今欲回雷音寺朝佛祖,你在此依佛法而行。”说毕,即现毫光闪闪,见旗幡鼓乐齐鸣。
武帝元年七月二十四日神光圆寂升天。寿岁一百一十九岁。
慧可圆寂放神光,现变无穷出异常。
波提求师传佛教,化行本国德无量。
又诗:万法尽归空,谁教相寂宗。慧人炉点灵,舜息一陶融。
全书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