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1/4 页)
就算了。
横店集团董事长徐文荣的人才观是:假如我引进10个高层次人才,有6个人正常工作,能发挥应有的水平,有2个人水平不行,发挥不了多大作用,只要不闯乱子就行,有2个人水平高、贡献大,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就是成功了。
徐文荣为了吸引“三高”人才,即“高学历、高技术、高管理”人才,同样给人才开出了“三高”的待遇,即“高工资、高奖金、高待遇”。
1994年,如今吉利集团的董事长李书福决定开发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为了吸引高水平的技术人员,李书福不是先建厂房,也不是先引进设备,而是先花4000万元建起了占地4亩的专家楼。结果,优厚的人才政策,吸引了来自四川、江西、安徽等10多个省市的25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吉利摩托车的技术骨干及经营骨干就形成了。
复星高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在经营企业过程中的最大体会是,一定要学会使用比自己强的人。
他说:“要学会用你的老师——每个比我强的人都是老师;要学会用在某个领域比自己强的人——这些人往往就是专家。企业家经营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找老师的过程;复星能够快速发展到今天,也就是老师找得多、找得准。”
郭广昌明白,能不能找到最好的人、有没有眼光找到最好的人,关系到企业的成败。企业最大的投资失误,不在于一个项目的得失,而在于找错了人。
对于为公司做出重大成绩的员工,盛大的奖励有两块,一是期权和奖金方面,一是精神方面。2004年10月28日盛大5周年庆典时,5位最有贡献的员工受到了奖励。其中有与时俱进的,有在平凡的岗位做出贡献的,有在最危难的时候为了保护公司的利益而舍弃个人利益的。陈天桥认为,这样的人才都是盛大所需要的。
在南存辉的眼里,每一个人才都是平等的,只要是人才,他就会重用。
1990年,有哈工大学历的过润之刚从江苏省机械厅退休,便欣然来到正泰集团的前身“乐清求精开关厂”,组织并参与了产品换证和技术开发等一系列工作。到1994年,正泰产品的领证率达100%;技术开发也走出了传统模式,产品由当初的3个系列9个规格发展到59个系列3000多个规格。尤其是过润之领衔开发的CJX2系列交流接触器,给企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后来,过润之被评为正泰集团“八五”期间先进科技工作者。
“让科技人员成为百万富翁!”南存辉认为,只有让科技人员成为“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才能真正体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企业也才能不断地发展。
5。优待优秀人才(2)
1996年,正泰出台了《关于激励技术进步的十六条规定》,并开温州民企先河,定期召开企业科技大会,重奖科技进步有功之臣。
1999年,正泰举行了创业15周年庆祝大会,过润之被授予“正泰集团年功一级奖章”。在获得丰厚奖励的同时,他还拥有了股份,成为正泰集团公司的大股东之一。
2002年5月,在集团第四届科技大会上,正泰为进一步完善技术进步奖励措施,制定了《正泰集团公司关于鼓励技术创新、加快科技进步的若干规定》(试行),其中包括:公司每年按上年销售收入的3%提取经费用于新产品开发、技术质量攻关、工艺改进和应用新技术与新工艺;公司每两年召开一次科技大会,对评选出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的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开发的科技项目,按其技术难易程度和专利的获得情况,分别颁发集团科技进步一到四等奖,分别给予10万~20万、5万~10万、3万~5万、0。5万~3万元奖励;公司优先选派在技术工作中做出贡献,并有培养前途的工程技术人员,到高等院校或出国深造;科技项目达到国际领先技术水平,获得发明专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根据项目产生的效益,一次性给予30万~500万元奖励,其项目负责人的奖励金额,可转换为相应的岗位激励股份;对累计三次获得集团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工程技术人员,公司授予“正泰杰出员工”称号,并颁发金质奖章。
这一规定,充分考虑到了技术人员的“智力资本”。在按业绩进行一次性奖励的同时,期权激励、配置股份作为一种方式被明确下来。
更重要的是,这种“智力资本”已不仅仅限于科技人员。一些管理骨干和营销功臣也成为公司重点激励的对象。在正泰,像过润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