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的开端黄巾起义为什么会失败 > 第124章 鲜卑内耗

第124章 鲜卑内耗(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华夏最强主播:从主播到全球帝王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穿越之铁血捕快沉默的战神大唐镇国公明末风云:乱世殇歌三国之现代魂快穿之非炮灰女配晋世传奇之雄霸天下四合院:当穿越者遇到傻柱重生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鹰扬拜占庭又名重生之马其顿王朝大明英宗朱祁镇红楼:王爷又双叒叕娶妻了穿越后我还是戴黄盔穿黄袍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汉吏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

为了安抚各部心绪,和连最后还是安慰道:“西部若是心中不甘,可引军出战,本单于会遣三万人马出寨,为尔助威…”

寨外敌军压境,内里人心各异,王庭与中部不愿出兵决战,浦头势单力薄,也不想独自面对李屠夫。

吃力不讨好还有可能被人渔翁得利,东部大人虽然心中有气,但也知道利弊。

“既然诸位不愿决战,那吾就坐看大军消耗!”

言讫,浦头直接让人在营寨中,重新弄了个木塔望楼,然后带着西部一众心腹,坐看族人流血!

说实话,此刻浦头的心已经隐隐有些凉意,召集部众南下的是王庭,举兵会盟的是大单于,主张以势压人的还是和连。

如今破敌之机就在眼前,和连却百般推诿,不敢决战,这是闹哪样?

慕容威那老狐狸有心保存实力也就算了,你大单于作为表率却这般怯战,有没有考虑过各部头人的感受?

鲜卑人的心思,李信并不清楚,但这不影响麾下士兵的进攻。

此刻,夏军八千人的先头部队,已经接近鲜卑大寨,军阵中昌豨甚至能看清对面敌军皮甲上干涸的土灰色。

“咕噜噜!”冲车在前,盾车齐平,一队队士兵紧握战刀,森冷的目光中,杀意在积蓄。

呜呜,两者相距百五十步之时,长短急促的号角声响起。

夏军后阵,红白相间的五色令旗挥动,传达者复杂的军令:“冲车不停,盾车前冲,长矛手踏前列队!”

“喝!喝!喝!”

“喝!喝!喝!”

怒喝声响,前列三千多名长矛手同时挺锋越阵,紧跟在盾车身后,目光光死死的盯着大寨内的敌军。

孙观目视鲜卑大寨,果断道:“箭手弯弓...”

“踏弩上弦...”

“石炮准备...”

咔咔,一阵令人头皮发麻的绞动声响彻大阵,弓弦拉近,强弩粗弦瞬间咬紧!

昌豨眺望敌寨,待两者百二十步:“弓手三十九度,仰...”

“弩车升丈三尺,平...”

“全军预备,放…”

“强弩…放…”

“嗖嗖!”随着一声令下,军阵中箭矢猛然升起,宛若蝗虫般,铺天盖地的向鲜卑大寨激射。

“什么,一百二十步射?”

与此同时,鲜卑大寨中,一名头人看着相距百步外便开弓攒射的夏军,心中不由一阵凝重。

这个时代,一般的弓弩射程有限,有效距离大多在百步之间,超过这个距离杀,伤力有限。

而夏军在一百二十开外便攒射箭矢,确实有点让人猝不及防,不要小看这二十步,因为多这一点距离,便代表着双方弓弩手不可逾越的鸿沟。

要知道哪怕到了一二战火器时代,步枪的有效射程也不过三百步,而双方军队交战更是缩短两到三百之间。

至于后期的特种狙击手和炮火导弹另算,因为他们比普通的兵种牛逼了不知多少倍,但这也能从侧面说明射程的重要性。

面对天空覆盖的黑压压箭雨,各部头人也知道不是思考这些之时,纷纷怒吼下令:“快,举盾,举盾!”

“举盾,举盾!”

“举盾,举盾!”

虽然是头一次遇到百步外开弓的敌人,但鲜卑人训练有素,在收到命令的第一时间,士兵们便迅速举盾!

“咻咻!”一阵令人头皮发麻的破空声响起,箭雨越过大寨射入阵中,直压的众人抬不起头来。

“蓬蓬噗!”箭雨过后,还未等闲人抬头,强弩粗矢适时到来。

“噗嗤嗤!”鲜血肆溢,大寨后一些倒霉蛋,瞬间被粗硕的木矛贯穿,宛若腊肉般被穿成一串串。

强弩的威力,毫无疑问要比普通的弓弩更具杀伤力,坚韧到需要手脚并用,一个经过训练的成年精壮腰身用力,才能开的动。

这种弩还有另一个名称,叫踏橛箭,那是因为它除了杀伤外,还有一种特殊的功能。

即在攻打敌方城堡时,将粗大的三弓弩箭射向敌方城墙,使弩箭的前端深深插入墙内,只留半截粗大的箭杆和尾羽露在墙外。

攻城的士兵在己方的掩护下,可攀着这些射插在墙上的巨大箭杆登上城墙,攻陷城池。

于是,这种巨大的弩箭又成了攻城者攀登的踏橛,因此这些箭又有了踏橛箭的名称。

箭有大弩,仅用手擘足踏之力难以张开

目录
大顺宝藏网游之精灵世纪三国之季汉谋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