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朝廷的人事变动2(第1/2 页)
等尚书级别的名单都确认后,内阁副相代如海出列说:“陛下,礼部左侍郎张显峰卧病在床已经快一年了,近来数月已经完全不能任事了,不如趁着今日议事,尽快把接任人选确认下来。“
现任的礼部尚书谷少海赶紧出列赞同道:“臣附议。”
大顺帝:”也罢,就一起讨论一下吧,代卿,主动提出此事,想必中已经有看好的人选了是吧。“
代如海:“臣确实考虑过适合接任礼部左侍郎的人选,臣比较看好苏北布政使左定宇和浙江布政使阳平。“
代如海话音刚落,吏部左侍郎马民就出列道:”陛下,山东布政使杨晓波是礼部郎中出身,也适合担任礼部左侍郎一职。
并且据臣统计,山东布政使一职已经多届没有人升任到朝廷中枢任职了,长此以往,恐不利安抚山东的官心和民心。“
马民说的这个理由简单无敌了,出于安抚山东民心的心理,大顺当即决定任用山东布政使杨晓波为礼部左侍郎。
眼看自己老师代如海提出的人选都没有被作用,太子出面道:“父皇,这苏北布政使左定宇也是历任福建和苏北两省了,是时候可以进入中枢为朝廷效力了。
不如将其调入兵部任左侍郎。”
大顺帝看了太子一眼,点头同意道:“那就让左定宇来兵部吧。”
马民此时又说:“陛下,如此一来,山东和苏北两省的布政使又空了出来,是否把这两个位置也确认下来。”
大顺帝:“马爱卿的意思呢?”
马民眼珠子一转,好像想到了什么,他开口道:“山东的布政司左参政金师满是个老资历了,由他来接任杨晓波出任山东布政使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至于苏北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苏北布政司的左参政张伟着实有点太年轻了,右参政黄宗高出任参政不到两年,资历太浅了。”
此时阁老督察院左都御史吕师贤说:”陛下,张伟出任左参政已经超过三年,完全有资格升任苏北的布政使了。
代相,你说这个时候拿张伟的年纪来说事,是不是太过分了。“
刘胜武上告老折子时,跟代如海沟通的结果是刘胜武\/吕师贤一派完全支持代如海任副相。
代如海等太子一派的其他人事安排刘胜武\/吕师贤也全力支持。
代价是代如海等人也支持公孙白和张伟等刘胜武\/吕师贤门人进步。
可如今亲近太子一派的吏部左侍郎马民却主动跳出来找张伟的麻烦。
这让吕师贤太为愤怒,他直接找上太子派的当家人代如海。
可代如海也有点意外,他们也没有商量好要打压一下张伟。
可能只是马民临时起意吧,但代如海也不能公开否定向自己派内大臣马民的意见。
代如海:“吕阁老不要激动,张伟年轻有为,大家都是支持这样的年轻人的。
不过张伟着实太年轻了,让他再积累几年经验再升职也是为他好。”
吕师贤听到这么无耻的话,刚想出言反驳。
太子想起两年前,张伟和信王并肩一起出宫的神情。
他抢先开口了:“代先生言之有理,不如让马阁老….”
太子的话刚说到一半,宫中就有人急冲冲的来到随同大顺帝上朝的陈太监耳边说了什么。
陈太监一听,不敢怠慢,飞快来到大顺帝身边说了一句:“陛下,坤宁宫急报,皇后娘娘恐怕不行了。”
大顺帝一听,立马就起身道:“什么,今天早上朕过去时御医不是说皇后的病有好转了吗?”
说完他不顾大臣们的反应,急冲冲的向皇后的坤宁宫走去。
太子一看这个架势,知道肯定是皇后那边出了大事,赶紧跟着大顺帝去了坤宁宫去了。
陈太监一看没有办法也只得急冲冲高声喊了一句:“退朝,退朝。”
此情此景,殿内的大臣们顿时混乱起来。
首相王楠一看,这样不行,他马上站出来向大臣们说道:“诸位,不必惊恐,依老夫的了解,陛下跟太子如此失态,恐怕是皇后娘娘凤体有恙。
这样一会老夫跟代相,郭相一起去宫内问安,其他人就都先散了吧。”
可惜还没等众大臣从宫中走出来,皇宫内,坤宁宫的方向传过来七声凤钟声响。
大顺的结发妻子曹皇后,于大顺二十四年八月初九崩于坤宁宫,享年五十六岁。
坤宁宫内,内阁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