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1/4 页)
董昊确实很喜欢这个小兄弟,而且非常喜欢他的坦诚相待,愉快地大包大揽道:“小意思,我们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不过,阿明,哥哥给你说认真的,这些事以后不要再去操心了,好好读你的书。我舅舅经常说,现在大家还能凭路子、靠运气赚钱,以后得凭真本事,读书就是学本事。你这么聪明,要是真能考上清华、北大,肯定会学到很多东西的。
我舅舅还说,真正能成功的人,不是指他拥有多少钱,而是指他为社会做出的贡献。阿明,相信哥哥,你很聪明也很有经商的天分,但不要去做那些投机取巧的生意,要做我舅舅那样的企业家!”
董昊的话有些散乱,可认真倾听的李家明非常明白他的意思,而且有些心绪混乱。
在李家明的前世,多年以后在全国一片房地产大热时,董昊的舅舅,也就是那位吴建国先生依然闷着头做实业,事业从起家时的制药拓展到了机械、电子等行业,成了全国颇有知名度的实业家。
有位网络媒体记者去采访他时,问他的企业为什么只做一些利润并不高的行业,而不去做利润极高的地产。以他们集团的实力、影响力,完全可以用工业用地的名义拿廉价地皮,再转手去做房地产。已经年过花甲的吴先生,只是微微一笑,淡然道:‘我不是商人,我是实业家。’
商人与实业家除了大家都逐利之外,最大的区别在于:商人唯利是图,而实业家有梦想。
(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四章 乱了
青山如黛,细雨如烟,天色刚刚放亮,阁楼上已经传来朗朗的读书声,童音清脆和着清晨的鸡鸣狗吠。
刚在厨房里将粉丝煮软放入冷水里清洗的李家明,侧耳朵听了听楼上的读书声,突然大声纠正道:“二月巴陵****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海棠不是海昌!tang!”
楼上的三姐顿了一下,可背出来的依然是‘海昌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旁边的满妹连忙小声再纠正她:“三姐,tang、tang不是chang。”
三姐脸上一红,小声嘀咕道:“课本上又没有的,还天天让人背,我就没看到他什么时候背过书。”
几个小不点装作没听到,继续歇斯底里地背着‘锄禾日当午’或是‘念天地之悠悠’。五哥哥对读书看得很重,别的事跟他闹别扭都没关系,要是等会背不出书,肯定会挨几下小竹梢的。三姐也只是一句牢骚,昨夜李家明跟王老板掰手腕,让在旁边的她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小声念了两句纠正了自己的读音后,又大声读了起来。
楼下的李家明听到三姐的口音改过来了,满意地笑了笑,也戴上耳机听英语磁带。
没一会,衣着整齐的董昊,拿着牙刷、毛巾出来了,李家明连忙拿涮牙的杯子、牙膏。昨晚王振国一走,他就不再提回县城的事,甚至还下厨做了豉油炒米粉当夜宵,让两个看完电视回来睡觉的小不点和三姐吃得满嘴流油。
“阿明,我洗冷水的。”
“哦”,李家明放下了脸盆,笑道:“没吵着你吧?”
“没事,起惯了早床,到了时间不起来,反而不舒服。”
董昊洗涮完,李家明的米粉也煮好了,冲阁楼上叫道:“吃饭了!”
“哎”,楼上的背书声戛然而止,紧接着一个一个下来,到李家明面前背书,背完了才去吃米粉,连跟李家明一样高的三姐也不例外。
看过了昨天李家明突然爆发的气势,董昊也不以为意,吃着撒了小葱、香菜的煮米粉,还评价道:“阿明,你这手艺可以到外面开店了,有兴趣跟哥合伙开早茶店吗?专门在工厂区里煮米粉,一碗二块五毛钱,一天赚一百五六十块钱一点问题都没有!”
“工厂区有早茶店吗?那叫早点摊子好不好。”
两人的说笑,说的人不在意,可一直想着毕业后去打工的二姐记在心里,等董昊开着他的越野车走了,拉着坐在屋檐下发呆的李家明小声问道:“家明,在外面煮米粉卖,能一天赚一百五六十块钱?”
“啊?”
被打断遐想的李家明愣了一下,再听了一遍二姐的幻想,不禁好笑道:“二姐,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啊?店租、税收之类的都是钱,你一天得卖多少碗米粉,才能够得上开支?”
李家明倔,二姐也不差,只是没有他那么倔而已,听堂弟这么说,非但没有打消她的幻想,反而热切道:“我们街上的米粉一块钱一碗,不照样那么多人吃,一碗